构建多元学校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淄博市张店区大张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侧记
2016年12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陈伟 
通讯员 李菲菲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进入教育的内核。
  ——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素质结构,课程实施质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张店区大张学校坚持“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共享师生生命的成长”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构建起适合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校本课程。
开发多元校本课程
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学校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该校认为,新课程改革赋予学校校本课程研发实践自主权,校本课程拥有符合学生兴趣、提供学生选择、丰富学生经历和视野、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独特教育价值。学校应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尊重师生课程选择权,为学生开设丰富而适性的校本课程,关注学生的个性需要与追求、兴趣与爱好的差异,使学生在智力、情感、道德、社会和身体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基于以上思考,该校树立“从知识到生命”的课程理念,聚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崇德明礼、乐学善思、尚美养趣、砺能笃行”的培养目标,开发了“德育、智育、艺体、技能”四模块“菜单式”校本课程。主要开设了《红领巾自主管理》、《中华经典诵读》、《陶艺》、《书画》、《围棋》、《金话筒》、《十字绣》、《阳光大课间》等课程内容,目前共设了30余门校本课程,学生100%参加自主走班选修课程学习。
校本课程结出硕果
教育品质全面提升

  多元化校本课程开发与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开设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校特色课程资源,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的内在需求。近几年,学校整体办学质量持续提升,素质教育成果捷报频传。
  在省、市、区中小学艺术节和体育节中:2016年9月《合唱》入选“中国梦·校园情——山东省中小学校园艺术节展演” 在山东卫视播出,10月在山东省校园合唱节(淄博赛区)夺魁,并连续两年荣获全市一等奖、蝉联全区冠军;《器乐》、《舞蹈》、《田径》、《排球》、《朗诵》均名列全区前六名;在区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展示中,《相约中国梦》荣获第七名。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市英语风采大赛、省青少年书画比赛中,先后有百余人次学生获奖;学校《校本课程》荣获淄博市学校优秀课程资源一等奖。
  学校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尽最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而这一点恰恰是通过构建学校课程实现的。近年来,该校以“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课程”为主线,努力构建学生喜欢的课程,创设学生喜欢的课堂,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学校课程走向民主与开放,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社会都成为了课程的一部分,大张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正在努力把学校办成真正属于学生的学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