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联合左右协同
烟台毓璜顶医院联合42家医疗单位构建区域性胸痛中心
2018年09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9月11日讯(记者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 9月11日,烟台毓璜顶医院与烟台市120急救中心及其网络协作医院、医联体分院共42家医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正式举行,仪式由黄留业副院长主持,于国平副院长出席仪式并致辞。这标志着由该院主导构建的区域性胸痛中心正式成立,胸痛患者协同救治体系已初具规模。今后急性胸痛患者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科学、最规范的救治。
  “急性胸痛”是急诊病人常见的症状,与之相关的致命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等,这些疾病发病快、变化快,且呈年轻化趋势,已经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和导致劳动力丧失的重要原因。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急性胸痛,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因此,建立高效、规范、便捷的区域性胸痛中心势在必行。
  作为烟台市最大的综合性医疗保健中心、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烟台毓璜顶医院于2003年在烟威地区率先建立了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绿色通道,开展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在急性胸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该院心内科每年完成急诊手术300余例,从急诊入院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用时不超过60分钟,手术成功率高,救治水平达国际先进。
  今年6月,烟台毓璜顶医院整合各学科优势,成立了院内胸痛中心,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医学模式。它通过整合心内科、急诊科、心外科、血管外科、胸外科、呼吸科、影像科、检验科、超声科等多个优势学科资源,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类诊断,并通过采用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大大缩短了胸痛患者的就诊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为进一步协调区域间优质资源合理共享,将具备急性胸痛救治能力的医院和基层医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协调,烟台毓璜顶医院主导构建了区域性胸痛中心,通过实施科学、规范、统一的诊疗流程,使技术优势向基层延伸,急性胸痛患者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安全、规范的诊疗。
  据悉,签约后的各胸痛中心成员单位之间将在专科建设、技能培训、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课题申报、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完善急性胸痛病人救治流程等方面展开交流与合作,并定期举办救治演练,提高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水平,降低急性胸痛患者的死亡率。
  烟台毓璜顶医院院长杨军表示,作为山东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今后医院将以完善区域性胸痛中心建设为抓手,实现对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网络化建设、规范化诊疗和集约化管理,使基层医院整体水平快速提升,进而积极配合国家大医改战略的实施。联合120急救系统以及各成员单位,建立区域化协同救治医疗体系,促进区域化协同救治水平的整体提升,在为患者提供快速、规范、有效的诊疗服务的同时,打造国内一流的胸痛中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