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催婚、开销大、怕应酬……
多种压力催生春节“恐归族”
2014年01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月26日上午,临清市检察院检察长杨青带领检察院工作人员给临清市八岔路镇杨二庄村汪保臣一家送去了8000元赔偿金。两年来,临清市检察院通过开展“微正义”活动,对49件案件实现和解,40起案件进行追赃,过付赔偿款248万余元。                                 本报记者 孟凡萧 通讯员 王凯忠 付树文 摄影报道
     本报聊城1月26日讯(记者 凌文秀) 春节回家团圆是老习俗,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市民患上了“恐归症”,越到这时心越慌。没对象怕回家被催婚、担心回家过年花费大、怕各种应酬。 
  “一看到我妈来电,我接电话的手都发颤。”市民周女士今年27岁,单身,单位已经放假两天了,周女士还赖在出租屋里没回家。“爸妈退休了,整天为我的婚事操心。”周女士说,“平时工作忙,可以选择周末休息不回家,可大过年的肯定得往家奔啊!”但让周女士头疼的是爸妈的各种催婚,“我妈已经为这事儿愁得吃不香睡不好了,一想到春节假期天天被她念叨的场景,真想这个假期取消得了。” 
  市民张先生也对春节回老家有点恐惧。“回老家要看望长辈,礼品都不能少。我和妻子两个家族里的小辈儿也特别多,现在物价上涨压岁钱也跟风,光给孩子压岁钱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张先生说,结婚之后这几年,每年春节对他们的存款来说,都是一场“浩劫”。
  而家庭事业刚刚稳定的荣先生,春节回家要面对很多没必要的应酬,让他觉得很犯怵。
  记者调查发现,春节临近,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里,然而,工作不好、没对象、也没钱,回家应酬多、压力大等问题,却绊住了部分人回家过年的脚步,衍生了很多春节“恐归族”。但也有市民表示,春节回家不仅是热闹,更是一种亲情的回归。“即使压力山大,也绊不住我们回家的脚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