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弊病,不能头痛医头
2015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邱蕾          

  五一期间,云南导游因不满车上游客低消费,大骂游客几分钟,什么不道德,没良心,别的车上的乘客一人就买好几万元的东西,你们几个人才买了一千多的,打发叫花子。在假期这则旅游新闻还是挺重磅的。
  旅游部门已调查处理此事,要严肃查处导游及所涉旅行社的行为。看到相关部门表示要严惩自然解气,可即使严惩了又能怎样?对于整个旅游市场的大环境又能起到多好的提升效应?有因才有果,之所以有这样恶劣丑陋的现象,是因为大环境不好,也因为相关方面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会导致诸如此类的丑陋现象。
  现在旅游市场并不健康成熟,竞争不是从服务质量上着手,而是大打价格战,以价取胜。这就是陷入了恶性循环,从价格方面下手,大搞价格竞争,都弄什么大放血、大甩卖的一套,倒是吸引了人气,可是,难免要赚得少甚至要赔本。为了避免赔本少赚,自然就要从其他方面做文章,服务质量打折扣,旅游项目掺水,景点游变购物游。而且很多导游收入很低甚至没有收入,全靠从游客购物上提取分成,为了自己的生存,很多导游也就这样由良变坏了。
  要想改变这种让人诟病多时的状况,除了旅游单位和游客都要转变观念外,政府相关部门更要积极介入,有所作为。除了要对提供优质产品高质服务、遵守行规的旅游企业进行奖励,对提供次品低质服务的旅游单位与个人严惩外,可以在这一点上下点工夫。旅游总是免不了购物消费,那么在做好相关单位工作的同时,做出这样的规定,让受益的单位,比如酒店、商店、景点、出租车公司、超市等相关企业,交纳一定比例的收入作为旅游红包,反馈给来此旅行的旅行社及游客,这样,一方面可以在杜绝不给导游工资或工资很少的病态现象上做出贡献,促使他们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提高服务质量上来,也能让游客不用花太多钱就能玩得更开心顺心。
  旅游业发达,甚至成为一地的重要产业,离不开政府、群众、旅游单位的共同努力与思维的转变。而当它踏上了良性循环的健康发展之路,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旅行社与游客以及当地的市民与相关产业,都会受益无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