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国宝琥珀龟”,掉进骗子陷阱
招远市民路遇骗子“唱双簧”卖假琥珀,最终被骗一万七千元
2015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王晏坤 
通讯员 张君才 刘芳伶

  都说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可一件流落民间的“国宝琥珀龟”却被烟台招远42岁的王女士碰到了,为确保“国宝”不流失,王女士花了17000元入手,却不曾想这“宝贝”成本价不过20元。到公安机关报案时,王女士才意识到自己掉进了两个骗子设计好的“双簧陷阱”中。
路上闲逛 碰到“国宝交易”
  5月5日上午,王女士在河东路农贸市场,遇到一名30岁左右的年轻男子,向其打听幸福小区药监局怎么走。还没等王女士开口,男子掏出一只被铸在固体里的乌龟样本赶紧搭话,称只是想找药监局鉴定这件物品的真假。
  王女士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东西,看着像琥珀,感觉很稀奇。正在这时,一位50岁左右的男子走到两人面前,称其是“保险员”,他所在的保险公司最近发了一个内部文件,国家博物馆失火,丢失了8对“国宝琥珀龟”。
  “保险员”从男子手里接过乌龟样本看来看去,又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夹里拿出照片认真地对比,随后低声商讨起来,说这就是丢失的“国宝琥珀龟”,并问男子卖不卖?男子称最少2万6千元,两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确定以2万元的价格成交。
  他俩倒是还没忘了站在旁边看着的王女士,“保险员”称要回家取钱10多分钟就回来,要求王女士给其做个证人,王女士感觉有点“神奇”,就答应了。大约10分钟后,中年男子拿着2万元钱匆匆赶来买下年轻男子的“琥珀长寿龟”。
为保护“国宝”当起证人
  拿到了“国宝”,“保险员”并未作罢。而是问男子是否还有头上有红点的“琥珀龟”,因为“国宝琥珀龟”都是成双成对,还应该有一只头上有红点儿的,要买就得买一对儿。男子又从包里拿出一只“国宝琥珀龟”,“保险员”看后一口咬定:“对,这就是一对的”。
  随后两人又是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说因为这只头上有红点,3万6千元少一分不卖,虽然比上一只贵出一万多,但思考了一会儿的“保险员”还是同意了。“保险员”说身上带的钱不够,要回烟台取钱,下午2点多才能回来,但售龟男子坚决不同意。
  这时候又该王女士出场了,“保险员”开始恳求站在一旁的王女士帮忙把“琥珀龟”留下,并再次申明这是国家文物,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坚决不能让其流向海外,而且成交后还会重谢2千元。说完,他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王女士,说要赶紧坐车回烟台,就匆匆离开了。
  短短的几十分钟王女士见证了“国宝”的价值,因此对“保险员”的话深信不疑,也就给他当了证人。
最终陷入“双簧陷阱”,被骗走一万七千元
  售“琥珀龟”男子见王女士有些动心,就赶紧与王女士搭话称既然为他做证,就得确定下王女士的住址,把“琥珀龟”先押给她。
  因为王女士心中有了底,就与售龟男子谈论起红头“琥珀龟”的价格来,得知王女士只有17000元,售“琥珀龟”男子称可以把红头“琥珀龟”暂时抵押给王女士,王女士喜出望外立即到银行取出17000元交给年轻男子。年轻男子也装模作样为其打了一张收条留了电话,并约定下午2点见面。
  王女士满心欢喜拿着“琥珀龟”回家,只等下午2点的“交易”。眼看过了指定时间,却迟迟不见对方来“接货”,王女士赶紧打电话联系对方,可对方电话均处于关机状态。
  事到如今,王女士着急起来,开始联系“内行”朋友帮忙鉴定“国宝”,最终得知“国宝”只是价值20多元的树脂摆件,王女士这才知道自己掉进了俩骗子的“双簧陷阱”,便立即到公安机关报案。目前,招远市公安机关已经对案件立案侦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