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高仿品泛滥维权难
潍坊市消协发布“微商”购物警示
2015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5月11日讯(记者 赵松刚 通讯员 王义勇)微信朋友圈“微商”逐渐发展,但像微信小店这样依靠社交工具来经营的监管,还没有明确的相关监管规定。销售高仿品牌产品,被监管部门查处的可能性很小。潍坊市消协接到不少“微商”购物消费咨询投诉。11日,潍坊市消协潍坊市消协发布“微商”购物警示。 
  有些“微商”产品通过海外代购,说自己直接从厂家拿货,免去不少中间环节税,产品便宜,但大多数产品是国内高仿品。潍坊市消协提醒:正常的海外代购确因地域、关税等因素,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对于超低价或明显低于正常价格的商品,消费者要谨慎购买,像食品、化妆品等事关健康的产品更需谨慎。 
  另外,目前很多“微商”的“晒图”信息存在造假的可能,除了盗图外,还可通过小号“自编自导”对话,使用“对话生成器”软件、请模特冒充顾客摆拍等形式来造假。潍坊市消协表示,消费者不要过分相信卖家“晒单”要多看多问,增强辨识能力。
  有些“微商”故意卖假货,交易完成后便将买家拉黑、删除,卖家再也无法联系。潍坊市消协提醒:“微商”大多缺乏第三方交易担保,所以在交易过程中务必要核实好对方信息,尽量选择有第三方交易平台保障的渠道付款,同时要保存好相关聊天记录等交易信息,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便于揭露和监督侵权行为。 
  另外,在微信上开店,只是在朋友间进行交易,无实名认证、信用担保、第三方交易平台,没有营业执照、评价机制,交易的风险极大。目前我国对微信代购监管尚存盲区,消费者维权很难。所以在微信朋友圈里买东西,需要具备一定的产品鉴别能力,除了看商品的宣传图片外,更要重点了解产品的规格、材质、产地等信息,消费者应结合生活常识、经验来判断“微商”所销售产品的真伪。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