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为心画,专注小品画的美
——赵耀东小品画赏析
2015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扇面作品《轻舟已过万重山》。
  扇面作品《溪山放棹》。
  作品《太行写生》。
     赵耀东,朴石山房主人,山东德州人,幼嗜画,师从河北沧州著名画家李松林(中央美院毕业,师承李可染、梁树年)先生。当过工人,下过海,经历坎坷,蛰居息交;以画为乐,苦心孤诣。尤喜古玩收藏,兴来填词弄诗,打油水准,意在言怀炼句,佐酒娱心。绘画崇尚自然,在自然中汲取营养,以期寻找自身的绘画语言,体现个性。
  下海苦主 转攻画画
  身体健硕、浓眉大眼,初见赵耀东,颇有几分山东大汉的豪气。事实也确实如此,年轻时的赵耀东曾赤手制服过持刀歹徒,到派出所民警把那把锋利的长刀给他看时,他才有些后怕。
  1996年,赵耀东为了生存下海经商,却屡遭挫败。从餐饮到保健品,赵耀东也挣到一些钱,但生意路上跌了不少跟头。
  有一次,在与一位装饰公司老板交流过程中,发现这位老总不仅装修做得好,提起笔来就能作画,还颇见水平和功力。
  想起自己从小就喜欢画画,从在班上画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连环画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赞美,到在村里给村民画院子里的迎客松,再到拜师李松林老师学画,赵耀东总想把画画的感觉重新找回来。
  告别经商后,赵耀东在德州董子文化街租下两个门市,一个用来专心作画,另一个用来陈列他的收藏品和DIY的原木艺术品。
  一块老房子里拆下来的木头、古式马车轮盘、喂牲口的石槽、农村用的大磨盘……这些年城镇化过程中,这些曾经的记忆元素正在离我们远去,却在赵耀东那成为宝贝。
  一朵风干的莲蓬,配上一只古色古香甚至有些残缺的土罐,在赵耀东的打磨下成为一件艺术品。他喜欢将传统的东西收藏起来,改造成艺术品,这一过程中他总会找到作画的灵感。
专注小品 画为心画
  2012年,在友人的指点和支持下,赵耀东彻底放弃生意,重新拿起笔作画。别人印象中的山东大汉,却酷爱小品画。赵耀东说,小时候学绘画时,他连素描都不懂,农村房屋里的玄关就是他练习的地方,而如今能有自己一片小天地专心作画,深感欣慰,惟愿能在艺术之路上多往前走几步。
  尽管目前已有不少作品流入寻常百姓家,商贾亦有收藏。但赵耀东自认为他仅仅是艺术小资,愧非高风傲骨之士,然非鸡鸣狗盗之徒,当属俗人好人之列。然只言片语的小品画作能予人以美的愉悦和感受,当为幸事。
  绘画方面,画为心画,如做人的秉性,不媚俗,师古而不泥古,以期体现个人的风格语言。力求画面清秀灵动,寡欲超然的精神面貌。追求自身向往的心灵净土。用一颗率真的心画一幅清静的作品是他的严格绘画态度。而他对画界追名逐利,过多炒作名气而忽视中国文化的江湖派看法则是:远离了绘画的本质,故作姿态、哗众取宠的作品那是对艺术的亵渎。
一幅竹画画人心
  偶然看到一篇文章《口吃的大学问家》引起了我的兴趣,文章记述了民国大师冯友兰、王国维、顾颉刚、容庚等天生口吃但却能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彪炳史册、各据要津、著书立说等身丰盈的一批怪才学问大家。插图是一丛竹子,想必是在映衬这些虚怀若谷、居高远瞩的大师们节操和成就。
  插图中首先吸引人的是一根通天长竹竿,它直插云端、贯穿首尾,如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力拔山兮、刚直秉立、老而弥坚。与竹竿平行而立拔起一枝新竹正在节节攀升,活力四射,枝繁叶茂,繁盛处竹叶密不透风,层层积染,茎下部竹叶三片两片,摇曳风中,自享其乐,倒不以不在高处而悔恼,新竹敬老竹从容而不离不弃,新竹依老竹获增勃勃生气,正是一幅精妙的修竹家庭画面。整个画面布局错落有致、疏密相间、新旧睦和、动静相宜,不失为大师逸品。竹旁题字一气呵成“画工底事好离奇,一干掀天去不知,若使循循摇下去,拂云擎日待何时”,落款作英,名蒲华,清末大画家,与虚谷、任伯年、吴昌硕并称海派四杰,对吴画墨竹影响最大。
  画竹之人多矣,此构图新奇妙到、独具慧眼、涵义渊深、触动心灵,用笔苍老且浑厚酣畅,见君子之风坦荡阔迈。此画对三十三岁失丧娇妻而未再续弦、茕茕孑立而一生孜孜以求艺巅的蒲先生是心灵的寄居和记录,这应是他晚年的力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