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有爱不觉寒
2015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997年杨书环分配到菏泽市立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至今。同时兼职菏泽市护理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菏泽医专、牡丹区卫生职业中专特聘讲师;自2010年以来,连续四年被评为市立医院“优秀护士长”,连续三年被评为“党支部优秀服务标兵”。她说“要时刻把患者所需记在心中,‘微有爱,不觉寒。’”
  作为大内科护士工作的带头人,杨书环以精湛的护理技术,严格的管理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长期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赢得了患者的交口称赞。日常工作中,她总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开拓创新、勇于实践。
  血液内科是医院第二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病房,为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在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初期,就着重做护士们的思想工作,为消除护士门的难为情和不适应心理,总是亲自到病床前为不能自理的患者做基础护理:梳头、擦身、剪指甲、喂饭等,使护士逐渐克服羞怯心理,慢慢的适应并终成自然。
  同时,科室在医院首先提出且实施为行动不便的患者行晨间护理时递温热毛巾的做法,“微有爱,不觉寒”,一个小小的改变,让患者体会到了春天般的温暖。有一名大学生患者还因此写了一首名为《护士颂》的赞美诗。为推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她们以爱关注细节,制定并推行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温馨提示牌,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充分肯定。
  2014年时,科室住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当时老人病情很重,且不能说话,查房时无意间得知老人的生日即将到来,考虑到这可能是老人的最后一个生日,便与科室护士一起为老人筹备过生日。“在老人生日当天,我们准备了生日蛋糕、鲜花等,唱着生日歌为老人过了生日;之后护士再去给老人治疗时,她对我们面带笑容双手合十,当时就感到护士的付出特别的值得,欣慰而有成就感。”杨书环说。
  血液内科常年收住的是血液肿瘤患者,因化疗而进行的反反复复的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杨书环决定外出学习PICC穿刺技术,2010年,她离开尚需要照顾的孩子,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此项技术。回来后立即开展并投入使用,在她的带领下,科室已有五人掌握了此项技术,并成立了PICC穿刺小组,解决了化疗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2012年下半年,又开展了改良型的PICC塞丁格尔穿刺技术,解决了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行传统PICC置管的难题,较少了静脉炎的发生,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近20年的护理工作,让杨书环明白,奉献使人崇高!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是选择了付出,选择了给予,选择了无私无求的奉献精神,继之而来的是得到患者的肯定与感激之后的满足和喜悦,这也是在辛劳的工作中感到最欣慰的事。  (本报记者 李德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