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缝纫机
2015年05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曹亚琴

  我家有台老式“飞人牌”缝纫机,它已陪伴母亲走过了50个年头。从外观看,它的确有些陈旧,台面也掉了一些漆,声音听起来也不像从前那样清脆悦耳。可在当时那个年代,这台缝纫机算是我们家的“奢侈品”,它见证了母亲多年来的辛劳与付出。
  说起它的来历,还得从父亲说起。记得小时候母亲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在灯下为我们一家人缝补衣服,经常忙到深夜。父亲看到母亲如此辛苦,为了减轻她的劳累,就用家里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为母亲买了这台缝纫机。因机头不能卧倒,为了防止落灰尘,母亲找来纸盒,用做衣服剩下的碎布剪成三角形,拼接成图案,量身定做了一个漂亮的机头盒。当我和妹妹看着母亲高兴地踏动缝纫机,针头下跳动出一行行均匀细密的针脚线时,心中顿觉神奇。从那以后,我们常常看到母亲在缝纫机前穿针引线忙碌的身影,晚上听着母亲踏动缝纫机“咔哒、咔哒”的声响进入梦乡。
  母亲是位心灵手巧、勤劳能干的人,她的裁缝手艺在左邻右舍间广受夸赞。在我们眼里,母亲就是一位神奇的裁缝专家,一块布在她手里三下五除二就剪出各种款式,男式中山装、女式风雪大衣、中西式外衣、儿童服装等。她样样都会做,而且制作精细、耐穿得体,即使衣服穿破了,针脚都不会开线。回想起每逢春节,吃过年夜饭,母亲就会拿出她精心缝制的新衣服让我们换上,那种期盼和满足感,至今仍记忆犹新。还记得我们上小学时,学校组织游泳,我和妹妹没有游泳衣,母亲就想办法借了一件当样品,为我们各缝制了一件既漂亮又与众不同的游泳衣,满足了我们的愿望。母亲的细心总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母亲乐于助人,堪称模范。我家的老式床头柜上,长年累月总是堆放着厚厚的一摞布料,有的是亲戚朋友要母亲帮助裁剪的,有的是东邻西舍要母亲帮忙缝制的,这不仅要花很多的工夫,还要贴线、贴扣子,但她从不计较那些琐事。她说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人家拿着布料来、拿着成衣走,多高兴啊。就这样,她中午和晚上总是在缝纫机前忙碌,晚上十一点半以前从没有休息过。每当别人说谢谢的时候,母亲总是眉开眼笑无比快乐的样子。
  退休后,母亲仍在这台缝纫机前默默忙碌着。女儿小时候特别喜欢芭比娃娃,每次回姥姥家,她都要缠着姥姥给娃娃做衣服。母亲总是很耐心地找些碎花布,精心制作各种款式的小衣服,让她非常喜爱,至今她还珍藏着。现在女儿也有了孩子,母亲又为重外孙缝制棉衣棉裤。我们家祖孙四代,每个人身上都穿过母亲缝制的衣服,感受着母亲的关爱和温暖。
  如今,母亲已年过八十,眼也花了,可她有时还在踏动着缝纫机忙碌着。每当我看到母亲戴着老花镜,趴在机头前,转动着机轮密密缝补时,往事就会一桩桩一件件浮现在我的眼前。行为世范,润物无声,母亲是在用心、用行动影响着我们,传递着勤俭持家、乐于助人、默默奉献的良好家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