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青岛全国领跑
明年,85%的学校将建成数字智慧校园
2015年05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3日,通过“未来教室”,青岛15中与西藏日喀则一中四千公里远程连线,同上一堂课。(图片由青岛15中提供)
   本报记者 李珍梅
  通过智能教室连线课堂,农村娃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到今年年底,青岛85%的中小学达现代化学校标准……24日,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青岛市教育局局长邓云锋就促进教育公平做主题发言。他介绍,青岛已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全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框架;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均衡度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一。
教育信息化建设 纳入全市“智慧城市”建设框架
  邓云锋介绍,2010年,青岛市已经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段教育的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接近大众化水平。如何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转变,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命题。
  在顶层设计方面,青岛市将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全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框架,统筹规划实施。先后出台《青岛市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标准》、《青岛市中小学数字智慧校园建设标准》、《青岛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推进计划(2014-2016)》等文件,并成立青岛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和青岛市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专家指导委员会,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纳入对区市政府教育重点工作和现代化学校建设的考核指标。
智能教室连线课堂 农村学生享优质资源
  信息化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邓云锋介绍,青岛市加快构建优质数字资源开发、应用与服务的机制,全面开展“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建设应用工作。
  在青岛,部分相对偏远的农村学校可以通过智能教室连线课堂,成功实现“专递课堂”教学同步展示,让农村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青岛还积极开展翻转课堂和电子书包应用试点,通过构建“微课知识树助学系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系统和自适应作业测评系统等,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让信息技术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85%的中小学年内实现现代化
  邓云锋说,全市中小学已全部实现光纤接入青岛教育城域网,实现了“网络宽带校校通”;中小学教室全部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青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经于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到2016年,青岛市中小学将全面实现“网络空间人人通”。
  到今年年底,青岛85%的中小学可达到现代化学校标准,70%的幼儿可在公办和普惠幼儿园就读。青岛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均衡度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一名。
  青岛市已投入3.7亿元,推进数字智慧校园建设,到2016年将覆盖到85%的学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