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食毒蘑菇女子险丧命
2015年10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0月21日讯(记者 李涛 通讯员 王和平 杨广盈)21日,记者从青州市人民医院获悉,日前,该医院收治一名误食蘑菇中毒女性患者,误食毒蘑菇中毒造成急性肝功能衰竭,生命危在旦夕,经全力抢救5天后转危为安。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近日,林女士在树林边见到色彩鲜艳的野生蘑菇,于是采摘回家食用。随后出现了呕吐、腹泻,起初并未在意,直到家中的一条狗食用后死亡才于第三天住进该院消化内科病房,急查生化结果显示转氨酶及胆红素均非常高,提示存在急性肝功能衰竭。林女士生命告急,迅速转入重症监护室。
  消化内科主任张允忠介绍说,含有毒素的野生蘑菇,一般起病较急,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大于90%,其含有的毒素耐高温,一般煮食方法无法破坏它的毒性。医学上将蘑菇中毒分为胃肠型、肝病型、神经型及混全型4种,其中肝病型发病最重。“患者入院检查显示转氨酶、胆红素明显增高,凝血功能障碍,说明肝脏已经造成严重伤害。”张允忠说。出现急生肝坏死,目前医学上没有特效的解毒药物。经过会诊讨论,考虑患者病情危重,在积极应用保肝药物的同时,需及时给以血液滤过及血浆转换等人工肝治疗,有效地移出患者的部分血浆,清除其体内的毒素及代谢产物,再输入新鲜血浆,从而达到彻底解毒的目的。
  在连续抢救5天后,患者病情出现好转,意识转清,胆红素开始降低。又经过三天治疗,病人转回消化内科普通病房。日前,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已康复出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