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没收着,反被打了脸
新年开市第一天,A股暴跌两触熔断机制,史上首次提前收盘
2016年01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4日,济南股民面对绿油油的大盘,很是无奈。  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本报济南1月4日讯 4日,期望满满的股市开门红,等来的却是响亮的耳光。4日A股又创了一个新纪录,在熔断制度实行的头一天,分别触发5%和7%的阈值,A股在13:33提前收盘,这也是史上首次。美国9年间才经历一次熔断,中国只用了一天就经历了两次熔断。
  “股市行情不好,那个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4日下午,青岛一名私募大哥老王告诉记者。就在前几天,他带着“抄底”的决心进入一只复牌后的国企改革股,只一天的功夫就赔了近百万元。帽檐下拧成倒八字的眉毛,透露着一丝不服输的眼神。 
  就在同一时间,中信证券的分析师小孙独自回到了办公室,惊讶地发现不少老员工都在收拾东西准备下班了。“当时大盘虽然只跌了4%左右,但是应有不少人预料到今天会开始实验熔断机制。”小孙说,在之后不到十五分钟的时间里,A股相继触发了5%和7%两档阈值,不得不提前一个半小时收市。
  熔断机制被称为股市“减震器”。不过,不少投资者对熔断机制颇多诟病,有业内人士称,“国家出台熔断机制是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定,但是事实却加剧了市场的恐慌,说句不好听的,2016年首个交易日,真金白银的实盘测试给了熔断机制设计与推行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从理论上而言,触发熔断可以为控制交易风险赢得时间。但也有市场机构认为,当市场处于下跌中,熔断并不能改变趋势方向,反而会拉长市场的调整时间和空间。今天,第一次熔断发生后,反而容易引发市场的恐慌性抛售,继而导致第二次熔断,A股提前收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