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创业阶段对用户是怎样的卑躬屈膝,互联网企业终究还是要逐利的,而且是越具有垄断地位越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市场上,垄断者都是傲慢的,指望他们自觉自律,无疑是一厢情愿。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近期,互联网企业麻烦不断,先是百度被爆以商业合作之名“出卖”一些病种贴吧,后是去哪儿网因代理商违规售票被多家航空公司封杀,紧接着携程网也被消费者控诉“出售无效机票”。以上问题各有原因,但是都集中暴露了一些具有垄断地位的互联网企业的共性。这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之后,正急着在用户身上“薅羊毛”。
互联网企业迅速崛起,不仅仅得益于自身的技术优势,更在于他们比其他行业更注重用户体验。网上购物被店家一声声地叫“亲”,马上就让人体验到了用户至上的感觉。一些互联网企业为了良好的用户体验,也是不惜血本。在野蛮、残酷的竞争中,一批资本不够雄厚的企业被迅速淘汰,少数企业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在市场上具有了垄断地位。
百度因为“出卖”病种吧,被舆论抨击为赚钱没有底线。但是,在声嘶力竭的讨伐之后,更多的人感到是无可奈何。百度已然是这个领域中难以撼动的角色,他们叫停一些逾越道德底线的商业合作,不过是给舆论留一些面子,即使他们要坚持自己的盈利模式,网民又能奈之如何。在市场上,垄断者都是傲慢的,指望他们自觉自律,无疑是一厢情愿。百度的广告问题由来已久,竞价模式带来的虚假广告曾被央视曝光,如今还不是依然如故?
无论在创业阶段对用户是怎样的卑躬屈膝,互联网企业终究还是要逐利的,而且是越具有垄断地位越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像百度、携程、去哪儿这些网络巨头,和那些一直被舆论诟病的传统垄断企业一样,并不因为有互联网的光环,就能对“垄断病”天然免疫。互联网企业任何欺骗消费者的行为,都应该得到监管相应的惩处,除此之外,更应该注重对市场环境的维护。互联网企业初起时,监管对这个行业的野蛮竞争几乎是放任的,资本的比拼成了决定市场地位的关键。在跑马圈地的“烧钱”结束之后,一些占据了市场优势地位的企业又热衷于合并,以抬高市场的进入门槛,不给新生者留下竞争空间。开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一切互联网企业现在连出“恶果”,根源就在于此。
百度“出卖”贴吧的事实证明,这些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已经摸索出了新的营销模式,如果监管还停留在网络之外,类似事件必然还会接连发生。各地政府在推动企业融入“互联网+”的同时,也当率先跟上这个潮流,以有效的监管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