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集山药遭遇低价尴尬
其正通过旗舰店、网售和深加工开展市场突围
2016年03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捆捆山药被整齐地摆放在恒温库。
   供需 失衡
  文/片 本报记者 董梦婕  
    从去年冬天至今,被誉为“小人参”的山药遭遇了市场寒冬,全国各地市场价格都不太乐观。12日,记者来到定陶陈集镇采访发现,陈集山药分销渠道通全国,正通过旗舰店、网售和深加工开展市场突围。

陈集山药2010年4000余亩 去年增加到5万余亩
    陈集镇山药种植有2400余年的历史,山药总产量占定陶山药总量的70%,每年山药收获的季节都会有很多批发商慕名来收购,这里不少农户也因种植铁棍山药而发家致富。
  家在陈集镇箱里庄村的丁延计有17年的山药种植经历,去年,他种植的20亩山药产量并不太好,亩产量只有1000余斤,更让他伤心的是,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山药的价格也犹如过山车,相比往年价格下滑明显。“种植一亩山药的成本是7000元,山药年前的收购价格还每斤4块多,现在又跌了近一半,按照这个价格卖的话,亏损巨大。”丁延计说。
  据了解,由于最近几年山药利润高导致许多农户扩种和跟种,全国山药种植面积不断增大,产量也明显上升,市场接近饱和,以至于供需关系失衡。仅陈集山药的种植面积就从2010年的4000余亩,增加到去年的5万余亩。
山药寄存恒温库 待价格回暖
    12日,记者在陈集镇最大的山药合作社天中山药合作社看到,一捆捆山药正在过秤,然后依次进入恒温库保存,在这里每吨山药每年只需要400元的寄存费,对于不急于回笼资金的农户,多选择先寄存在此,待山药价格回暖后再出售。
  一位正在等待过秤的农户表示,自己种的山药大部分年前已经售出,留了小部分在手里,想着等价格高一些再卖,“天气升温后,存放在家里的山药就会发芽、腐烂,入库储存比较妥当,等山药价格涨了再拿出来卖。”  “入恒温库的山药活性降低,能保质两年,确保各类营养成分基本不变。”定陶天中陈集山药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赵伟说,对于一些急于收回成本的农户,天中山药合作社也在大量收购他们手中的山药。
旗舰店、网售和深加工 开展市场突围
    陈集镇政府农资委主任张文忠推断,目前的山药价格寒潮只是暂时走低。为了应对今年山药的价格低迷,陈集镇政府多措并举救市,对陈集镇境内的山药收购市场加强规范管理,杜绝恶意压价行为;协调天久集团调拨2000万元放开收购种植户手中的山药,帮助种植户缓解压力;同时,鼓励农村青年,通过网店销售山药;引导合作社开发山药深加工产品,延长山药产业链。
  赵伟介绍,合作社的陈集山药的分销渠道通全国,“今年单往济南和北京两个办事处就发了五六百吨山药,除了固定的旗舰店和销售渠道,每年还有大量外地经销商收购,有些收购商每个月就能收15万斤。”
  “合作社还与多家生物制品厂合作,拉长了山药产业链,加工出了山药粉、山药干,山药馅料、山药粉皮等深加工产品,仅去年就有六、七百吨山药进行了深加工。”赵伟说,今年合作社还在淘宝开了两家天猫店和一家淘宝店,实现山药网上常年供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