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三公里隔离网踩出75个缺口
修复速度赶不上破坏,半年发生20起事故
2016年04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行人穿过车流、护栏等层层阻碍横过马路。 本报记者 张泰来 摄
     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在北园大街高架桥下,行人穿越BRT护栏和道路中间绿化带过马路的现象非常突出,人在车流中穿行很是危险。记者现场探访发现,这一现象的确非常普遍,短短10分钟的时间就有9人横穿马路,不足三公里的路段,铁丝隔离网竟然被踩出了75个缺口,从去年9月份至今这一路段就发生了20起“鬼探头”事故。对此,园林部门坦言,他们一直在做修复工作,但随修随破坏,实在难以治理。

  本报记者 张泰来
实习生 徐慧敏      

3公里路段铁丝网
踩出了75个缺口

  11日上午,记者在北园大街山大二院门前看到,在这里想要横穿马路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因为临近医院,这里的车流量很大,行人想要从道路北面穿越马路到对面,首先要穿过繁忙的车流到BRT护栏前,然后趁着没有来车穿过车道到绿化带,再弯腰小心从绿化带中间铁丝网缺口处穿出,以同样的程序穿过南半幅到马路对面。全程短则需要一分多钟,长了则要两三分钟。
  尽管不简单,但选择以这种方式过马路的行人却不在少数,在10点50分至11点10分钟的时间,记者就看到9名行人横穿马路。
  BRT1号线驾驶员赵利说,在平时的行驶中,经常会见到有行人穿越护栏横穿马路,有些行人,甚至会突然从高架桥下的桥墩或者柱子下面“冒出来”,让人猝不及防。
  “有好几次遇到突然从路中间冒出来的行人,用我们的行话叫‘鬼探头’,每次看到这种情况,我心里就哆嗦,赶紧踩刹车,虽然没撞伤过人,但每次都被吓出一身冷汗。”赵利说。
   记者看到在山大二院附近,高架桥下绿化带里的铁丝护网就被人为弄出了5处缺口,有的缺口距离过街斑马线只有10来米的距离。
  天桥交警大队二中队教导员孙强介绍,前期他们曾做过专门的统计,发现在北园大街天桥段,不足3公里的道路上,绿化带护栏就被破坏出了75处缺口。
  “生活在高架桥两侧的居民,横过道路的需求较大,图一时方便穿越护栏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铁丝网遭到严重的人为破坏。”孙强说。
半年时间发生20起
“鬼探头”事故

  不惜破坏铁丝护网也要横穿马路,这在部分行人看来是为了方便,不愿意绕远路从路口过马路。可是,这种看似便捷的过马路方式,之所以被称为“鬼探头”,就是因为其背后隐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去年12月30日早上7点10分左右,在北园大街银座超市附近就发生一起典型的“鬼探头”交通事故。一名60多岁的老人在穿过绿化带缺口过马路时,在BRT车道被一辆旅游班车撞倒,受伤严重一度昏迷数天,幸运的是经过抢救,老人最终保住了性命。
  孙强介绍,这种类似的事故并不少见,在此次老人被撞事故之前的9月15日下午,北园大街山大二院附近有一名31岁的男子,在路北一家饭店吃饭饮酒后内急,穿越BRT护栏到中间绿化带方便,结果在BRT车道被长途客车撞倒。虽然没有造成生命危险,但也在医院住院治疗了将近两个星期。
  今年的3月31日,历城区将军路也发生一起“鬼探头”事故,一名男子闯红灯过马路,结果被一辆小货车撞飞,导致脾脏破裂,至今仍在医院治疗。
  孙强介绍,单在北园大街天桥辖区路段,不足3公里的路面上,从去年9月份至今就发生了20起“鬼探头”事故,其中多数发生在BRT车道内,涉及到的车辆有BRT,也有班车、长途客车等等。
园林部门:
护网一边维修
一边被破坏

  孙强介绍,为消除这个安全隐患,天桥交警也联系了园林部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但效果一直不理想。
  对此,天桥区园林绿化局也是一肚子苦水。据了解,这些铁丝网是在2007年北园大街通车时,由市政部门安装,此后由园林部门维护管理。
  “这个护网我们一直尽最大能力在维修,有专人巡查,发现破坏后就会安排维修。”天桥区园林绿化局管理科一负责人说,就在20多天前,他们还对北园大街一线的绿化带铁丝护网进行过一次整体维修,修复了所有的缺口,但遗憾的是“修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现在这里又被破坏出了这么多缺口。
  这名负责人表示,为了安全起见,他们会用两天的时间对北园高架下的铁丝护网缺口进行封闭修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