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繁荣一座城
菏泽培育打造千亿级牡丹产业,向“都之业产丹牡国中”越跨
2016年04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展会上的牡丹产品吸人眼球。 本报记者 邓兴宇 摄
  
  本报记者 李德领 董梦婕
    牡丹花茶清香扑鼻,牡丹饼香酥可口,牡丹油养生健体,牡丹花开香艳艳……春四月,牡丹花开动菏泽。
  近年来,菏泽牡丹已不仅仅用于观赏,菏泽市委市政府将牡丹产业作为富民、富市、富财政的特色支柱产业来抓,相继培育了尧舜、盛华等一批牡丹龙头企业,形成了牡丹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及牡丹规模种植示范区,辐射带动了全市牡丹产业发展。
  截至2015年底,菏泽牡丹种植总面积发展到60万亩,目前,菏泽市牡丹产业走在了全国前列,形成了集牡丹产业技术集成、种苗繁育、规模种植、产品加工、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牡丹产业发展链条。
底蕴深厚 托起菏泽牡丹芳香产业
    菏泽地处黄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土质肥沃、土壤内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为牡丹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牡丹花也成为了菏泽市金灿灿的城市名片,响当当的文化品牌。
  每年四月,菏泽牡丹花争艳,尽是赏花人,不少企业也嗅到了“牡丹芬芳”。早在1999年,几位专家通过实验发现,牡丹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18种氨基酸、牡丹精油等。此后,菏泽便把牡丹产业作为引领农业转调的特色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加快了牡丹产业化的发展步伐。
  2013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菏泽调研时,考察了尧舜牡丹产业园,对菏泽发展牡丹产业、探索牡丹加工增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情况进行了具体了解。当得知牡丹不仅可观赏、药用,还炼出牡丹籽油,开发出茶、精油、食品、保健品时,总书记表示,“今天长了见识,令人印象深刻。”
  据悉,尧舜牡丹产业园,充分利用当地牡丹资源,研发和生产食品、保健品、日用化工、医药,并延伸开发文化旅游项目。伴随牡丹籽油、牡丹“不凋花”、牡丹茶、牡丹胶囊、牡丹化妆品、牡丹营养食品等深加工产品批量上市,牡丹产业由过去单一的观赏、药用走向深层次、多领域开发利用。
  截至2015年底,菏泽成方连片1000亩以上牡丹种植基地达到32个,牡丹种植总面积发展到60万亩,其中观赏牡丹3万亩,油用牡丹57万亩。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牡丹产业链条逐渐形成,从种植向医药化工、日用化品、营养保健、食品加工、观光旅游等领域延伸。
  2016年春节期间,菏泽在台湾佛光山举办菏泽牡丹展览会,2500株牡丹在佛光山绽放,同时也在深圳举办“深港澳第六届菏泽牡丹产品展销会”,这些牡丹花事的举办,对于提高牡丹影响力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科技给力 牡丹产业化路子越走越宽
    菏泽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牡丹产业的重要支撑,先后与10多家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立了国内首家“中国牡丹应用研究所”、“中美牡丹生物科技研究院”、“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尧舜牡丹院士工作站”,确定近20项科研课题和项目,牡丹科研机构达到19家。
  目前,菏泽市拥有牡丹专利30余件,国际领先科研成果10余项,由尧舜公司主持制定的《〈牡丹籽油〉企业标准》,成为国家行业标准成功发布。相继开发出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日化品、牡丹酒、牡丹微囊粉等系列产品100多个,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催生出上千亿元的产业规模。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设有牡丹产品办事机构,牡丹产品进驻全国大型商超,京东、当当、苏宁易购等10多个网络平台同步开售牡丹产品,并顺利进入烟草系统“1532”渠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牡丹生产、科研、销售、观赏、出口基地。
  2015年12月27日,由菏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牡丹年会开幕,吸引了来自国内牡丹生产、科研、销售单位的代表参加。菏泽市将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创新金融介入等方式,打造以牡丹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核心集聚区,促进牡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由“中国牡丹之都”向“中国牡丹产业之都”跨越。
  菏泽市副市长任仲义介绍说,“十三五”期间,菏泽将紧紧围绕“十百千万”工程,以培育打造千亿级牡丹产业、扶持和带动万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目标,着力促进牡丹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将牡丹产业打造成菏泽特色支柱产业,成为继能源化工、生物医药、机电设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五大主导产业之后的第六大主导产业。
政府扶持 擦亮菏泽牡丹产业品牌
    为推动菏泽市牡丹产业加快发展,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菏泽结合实际制定了《菏泽市扶持牡丹产业发展实施办法》,已于2014年开始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该办法共分6个部分,主要明确了扶持对象是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牡丹种植、生产、加工、科研、市场开发等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扶持范围为牡丹种植基地建设、深加工产品生产和科技研发等建设项目。
  2015年,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牡丹产业发展规划(2015年-2020年)》,提出牡丹产业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山东省具有丰富的牡丹资源和悠久的生产栽培历史,要加快推进牡丹尤其是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菏泽被列为鲁西北黄泛平原产业区,成为全省主要的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区域。
  今年2月19日,菏泽召开牡丹产业发展研讨会议,针对产业发展情况,菏泽市金融办、菏泽学院等10余个部门结合自身职能,提出意见和建议。菏泽市委书记孙爱军在会上指出,要把牡丹产业打造成菏泽的靓丽名片,打造成菏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研讨会上,孙爱军指出,牡丹是菏泽的名片,也是菏泽实现特色发展、差异竞争的优势。牡丹是菏泽独一无二的特色产品,是少数能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全产业链”,牡丹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发潜力巨大,要对牡丹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孙爱军强调,要加大对牡丹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研究设立牡丹产业发展基金或政府引导基金,制定完善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及外商投资的政策措施,形成多方投入共同推进的合力。要大力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逐步打造全产业链条。要加大牡丹种植基地建设力度,不断扩大成方连片的种植规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主动对接,努力消除影响牡丹产业发展的障碍,为牡丹产业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