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个有特长,城乡娃同上美育课
面向全体学生,人人享有艺术,五艺展唱响艺术教育的“青岛主张”
2016年04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开幕式表演充满海洋特色。
  ▲青岛学生演出的《国风民韵》地方戏剧组合包括了秧歌,柳腔、茂腔、京韵操等多种艺术形式。
  ◥学生们的参演节目具有浓郁民族风情。
   文/本报记者 李珍梅 片/本报记者 张晓鹏
  胶州的秧歌、即墨的柳腔、市区海味十足的舞蹈表演……在11日全国五艺展开幕式上,精彩纷呈的演出全面展示了青岛的艺术教育成果。“面向全体学生,人人享有艺术”,不管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他们都在舞台上放飞艺术梦想,从学校多彩的课程中受益,这是对艺术教育“青岛主张”的最好诠释。
农村娃在舞台上收获自信
  11日下午两点,在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开幕式上,来自青岛65所学校的3900余名师生,给台下嘉宾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艺术盛宴。参加开幕式表演的学生,有来自市区学校的,也有来自农村学校的。他们都把这次盛会变成展示自我的舞台。
  “好激动!能参加这次展演我觉得很自豪!”从舞台上退场后,参演学生赵心语微喘着气,红扑扑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赵心语是胶州市常州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次她和学校其他159名同学一起表演了胶州秧歌。“我以前都不会跳舞,后来在学校学了秧歌后,我喜欢上了扭秧歌。现在在家里我经常跳给爸爸妈妈看。”赵心语自豪地说,除了秧歌,她在学校里还选修了舞蹈课和国学诵读。
  胶州秧歌是胶州的传统民间舞蹈,并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市常州路小学将这项民间艺术瑰宝引进校园。学校校长张坤霞介绍,早在1998年,学校就开设了秧歌的课外兴趣小组;2000年,又把秧歌纳入了音乐课堂教学;2005年,秧歌正式升级为学校课程。2008年、2010年学校精心排练的《福娃闹春》、《欢乐秧歌扭起来》分获第一、第二届中国秧歌节比赛一等奖。
  “秧歌进校园,让孩子们锻炼了身体,愉悦了身心,磨练了意志。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全校‘人人知秧歌,人人爱秧歌,人人扭秧歌’的良好氛围。”张校长介绍,学校不断将新元素融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学生更加喜闻乐见。
  而本着“让每个孩子都出彩”的宗旨,学校借助“六一”节等活动,从策划、编排、主题、音乐到服装、道具及演出均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全员参与,每个人都有展示的舞台。
“青岛主张”让每名学生都参与美育活动
  与赵心语一样,如今青岛市的农村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这得益于艺术教育的“青岛主张”——面向全体学生,人人享有艺术。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品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基础和素养前提。”青岛市教育局局长邓云锋介绍,近年来,青岛坚持以艺术教育为主体,积极构建各学段相互衔接、课内课外相互联系、校内校外相互促进的美育课程体系。坚持开足开齐艺术课程,加强学校艺术校本课程的研发,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美育课程。
  前些年,与全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一样,受限于软硬件的不足,青岛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十分薄弱,与城市学校存在较大差距。邓云锋介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青岛开展“艺动城乡”艺术教育普及工作,市区优秀中小学生艺术团分别与乡镇艺术教育薄弱学校结对,带动镇(街)艺术工作薄弱学校艺术教育普及和提高。
  据介绍,“艺动城乡”已成为青岛艺术教育的特色品牌,从名师课堂送教下乡、“菜单式”课程体系,到城市艺术家、中小学艺术社团下乡的活动体系;从艺术师资、设施配备、经费政策倾斜农村,到政府为农村中小学购买艺术资源服务,让全市城乡100多万名中小学生共同沐浴在艺术教育的阳光下。
  为加强农村音体美教师师资力量,今年青岛与在青艺术院校和专业院团进行联合办学尝试,安排百名高校志愿者深入农村中小学扶持学校艺术教育,全面提升中小学艺术教育质量。
学校里学特长,外来娃更自信
  不仅关注农村学生,艺术教育的“青岛主张”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纳入关注范围,为这些孩子提供同样精彩的舞台。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李沧区。李沧中部的东川路小学里,70%的学生是新市民子女。为此学校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做课程安排。老家在陕西的一名六年级学生孙培瑶说,他参加了学校的竖笛、网页制作和足球社团。“学校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一根竖笛,周末没事我就在家吹,或者和同学出去踢足球。”孙培瑶说。
  校长赵宁告诉记者,学校以“绿蕴教育”为办学特色,“绿”于心,“蕴”于行,通过学校具体的、细微的教育行为去蕴“绿”。“在特色课程设置中,不仅有新市民子女接触较少的动漫、器乐,更有他们熟悉的土地、种子,让他们有大展身手的舞台。”在东川路小学“执政”6年,赵宁看到了新市民子女在精神面貌上的变化,现在如果不查看档案,赵宁根本分不出哪些是新市民子女哪些是当地学生。“孩子们能在学校就学到体艺特长,有了施展的舞台,自信心就增强。现在已经完全融入李沧校园,健康快乐地成长。”
  据介绍,青岛引导各区市和学校充分挖掘地方传统艺术特色和资源,积极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开发种类多样的艺术校本课程,如陶艺、漫画、灯谜、布艺、编织、版画、剪纸、纸雕、木工、摄影、表演和各种器乐等特色校本课程,部分学校还自编了教材,让学生更广泛的接受艺术的熏陶。
  如青岛福林小学的灯谜特色被评为全国首批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以“一二三”工程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京剧普及活动,成为青岛市首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崂山区东泰小学的剪纸校本课程、莱西市实验小学的木偶戏社团等均将这些传统艺术形式进行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青岛市中小学校艺术教育“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发展格局初步凸显。
美育渗透教学,艺术教育收获成效
  邓云锋介绍,在“面向全体学生,人人享有艺术”育人理念的引领下,全市艺术教育蓬勃发展,市级财政投入每年有1000万,各区市财政投入专项经费2000万,加大艺术教育的保障力度,美育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在艺术师资方面,全市艺术骨干教师三年培养工程共培训骨干教师2500余人,占比达48.6%;组织干部教师外出观摩,积极邀请资深艺术教育机构来青指导,2500余名艺术教师受益;这些举措促使青岛的艺术教育师资水平大幅提高,以教师合唱团为代表的声乐师资明显提高,在全国合唱大赛中屡获金奖。
  “面向全体学生,人人享有艺术”的育人理念,使得每年一度的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在区(市)、乡镇和学校得到100%的普及。通过开展校园合唱、校园集体舞、朗诵比赛、器乐比赛、美术书法比赛以及组织摄影作品、DV作品、手工作品展览等形式,层层递进产生全市十个区市的专场演出进行展示。其中,青岛市中小学生艺术节迄今为止已举行25届,在校中小学生每年的参与率达95%以上,形成了“校校有特色、班班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良好艺术氛围。
  近年来,青岛先后在全市学校中开展了省、市“课外文体示范学校”“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和“优秀文化传承学校”等专项督导评估创建工作,目前,全市有省级课外文体示范学校68所、市级211所,占全市总数23.8%;省级艺术教育示范区5个占全市总数50%,市级6个占60%;省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64所、市级216所,占全市总数24%。
  “此次展演活动放在青岛举办,是青岛艺术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艺术教育经验的共同分享,也是对青岛市艺术教育的充分肯定和鼓励支持。”邓云锋说,下一步青岛将立足全市中小学生,继续大力发展艺术教育的“青岛主张”,邀请30名全国艺术教育知名专家来青建立30个艺术大师工作室,引领全市学校艺术教育的实践新方向,开创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新格局。继续深入打造“艺动城乡”特色品牌,进一步推进艺术教育的均衡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