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新税制带来新机遇
跨境电商“免税时代”的消失,本土企业和试点城市企业同起跑
2016年04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4月11日讯(记者 李彦慧) 4月8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新税制正式实施。跨境电商“免税时代”的消失,也给本土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可以和10个试点城市的企业同条件竞争了。
  在跨境新政执行之日,威海市商务局组织全市近20家跨境电商骨干企业和2家支付机构,邀请威海海关、荣成海关、人民银行等部门专家一起研讨。
  不少企业代表认为,新政对关税的调整,势必将提高部分进口商品的成本,大多数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口的商品价格,将因为税种的增加和税率的变化而水涨船高。但免税时代的结束,也给本土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威韩购跨境电子商务公司跨境电商部副经理庞妍介绍,此前,全国仅有福州、平潭、郑州、杭州、重庆、上海、宁波、广州、深圳、天津10个城市为跨境电商保税进口试点城市。在这些试点城市,保税备货模式为跨境电商平台提供避税的最简便途径,大量进口商品先集中进入国内保税仓,随后为适应行邮税征收的50元以下免税额度,跨境电商企业将大包商品分拆为小包裹,成功避税。而试点城市之外的企业,难以享受保税进口的红利。
  伴随新税制时代的到来,这一切都将结束。保税模式不再享受税制减免,甚至一定程度高于新税制中的行邮税,这也让本土企业和全国企业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现在,试点城市的优势没了,而我们在威海却有着地理优势,而且威海的通关速度也走在前列,这是本地电商企业的利好。”威海海关的相关负责人介绍。
  荣成泰祥食品公司财务总监冯先生同样认为,一直以来,威海虽然坐拥中韩自贸天时地利,跨境电商却一直走的直邮模式,没有享受到保税进口红利。现在,政策相当于放开了,全国城市同一个起跑线,这对从事跨境电商和一般贸易的外贸企业来说,都应该利用这个机遇规范发展。
  威海贸易发展中心主任曲明霞分析,新税制施行后,现有跨境电商将出现一轮优胜劣汰的洗牌。本土企业要利用好当地的地域优势,抓紧调整,迅速适应新政,这也是趁机崛起的好机会。中小微企业可以利用电商平台以及抱团合作等模式,降低成本,探索新机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