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红色足迹 塑时代红心
和平路社区传承红色教育
2016年08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讯(记者 崔岩)这个暑假,和平路社区国防教育基地——泥塑馆火了,为了对社区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来自附近的各个社区纷纷组织孩子前来参观。
  67岁的李其仁是位退休老党员,他用泥塑与党的历史故事相结合,塑成各种人物头像、故事。退休后的他一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去年正当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在社区的大力支持下,李其仁成立了“红色教育活动站”,通过泥塑这种形式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记者了解到,李其仁做这件事情的初衷就是想让现在的孩子了解目前的生活来之不易,通过自身的行为正确引导孩子们的思想观念,让红色情怀一代代传承下去。
  和平路居委会国防教育基地—泥塑馆陈列着泥塑家李其仁老先生的作品,其中有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的抗战英雄刘胡兰,有红军万里长征泥塑图……同学们在李爷爷的精彩解说下,深受感染,真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革命精神和英雄大无畏气概。  
  “我自小生活在一个党员家庭,受家庭的影响很深,年轻的时候就从军,在部队待了20年。我一直有一个梦想,想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孩子却不知道当前生活来之不易。”李其仁通过泥塑,将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刘胡兰、王二小,地雷战、地道战的经典故事,以及《红灯记》、《白毛女》等经典人物故事一一塑造,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小小的泥塑,传递爱国情怀,感受红色经典。通过泥塑,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抗日战争时期战士们的勇敢,让孩子们懂得感恩,懂得珍惜。
  通过参观学习,青少年们深刻理解到革命先辈们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中的坚定信念,被老一辈革命家动人的事迹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震撼,更是对我们老一辈共产党员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感到深深的敬仰。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建设我们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