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演员所产生的不客观的感情
2016年09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因为看电影(电视剧)而对演员产生不客观的感情,这辈子一共有过三次。
  第一次在初中,因为《绝代双骄》爱上了“小鱼儿”梁朝伟。小城闭塞,只能依靠电视和贴画,但妈妈限制我看电视,零用钱又买不了太多贴画,这些都让我对遥远香港的大明星的感情变得更加真挚深厚,还好并不悠长。
  第二次在大学,如果我没有记错,应该是1994年的“三八”妇女节,我读大一。学校里庆祝“三八”节的方式是在破旧的电影院里放映《霸王别姬》这部大名鼎鼎的电影。虽然是妇女节,我们学校的男同学并没有因此变得绅士,为了帮舍友们抢到票,我爆发了女汉子的洪荒之力。
  据舍友作证,当晚我说梦话还在念叨蝶衣,这个被传为笑谈的典故让我很羞愧。我不喜欢少女风格,开车听音乐电台,不幸遇到又嗲又娇蹦蹦跳跳的女声必须秒关,所以梦里念叨角色的名字这事想想就令人汗毛四起。之后我还做过更过分的事,为了攒钱买学校小卖铺里张国荣的磁带,我一周没有吃早饭。磁带到手也听了好久,我喜欢他的厚嗓子,但对于粤语歌不怎么会欣赏,我那时候其实还是更喜欢听齐秦和张雨生。
  从来不算荣迷。他去世我也漠然,一个人愿意去死,也有去死的权利。生命可贵,那是因为说这句话的人全都活着。当然,因为抑郁的原因就格外可惜点。不过前几天香港影展,我去看《纵横四海》,在大屏幕上忽然看到张国荣的特写,还是情不自禁倒吸一口气,发出全心全意的感叹。这个人不高,面孔其实也是常见的东南亚面孔,但是面孔后面那个复杂的精气神儿,让它变得摄人心魄,发出不像肉体的、钻石一样的光芒。
  不知道是不是演员的原因,我一直认为王家卫的《春光乍泄》是他的最佳。有段时间非常讨厌王家卫式的矫情台词。香港影展里看《旺角卡门》,贤惠的张曼玉留言给混混刘德华:我给你买了一套杯子放在厨房里。可是我知道它们都要被摔碎,所以我藏了一只杯子。如果有一天你需要它,记得给我打电话。中年妇女听到这样的台词唯有冷冷一笑,但是,想到《春光乍泄》里何宝荣的那句“不如我们重新来过”还会忍不住难过。这个片子把王家卫擅长的那种构图、色彩、节奏、情感都酝酿到了最好的那个点,“不如我们重新来过”讲的是永远无法重新来过的虚无和惘然。
  第三次是读博士的时候,刚刚有了自己的电脑,在碟店里花一块钱租了一张片子,叫做《秋日传奇》,崭新的光驱哆哆嗦嗦地轰鸣着,终于把这张千疮万孔的盘读了出来。一个耀眼的金发牛仔骑着马,跋山而来,涉水而来。大片的草地是为他铺展开的,高大碧绿的山脉是为他当背景板的。那就是布拉德·皮特。
  过了十年,我准备在电影评论课上给学生讲这部电影,又找出来认认真真地看了几遍。这才发现我已经不能够再接受这种发动起所有电影方式来塑造一个有魅力的人物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中所蕴含的精神,我认为很类似于法西斯。观众是不被尊重的,被煽情的音乐、强烈的情节所绑架,而多年前的我,就是一个被绑架者。而且这个电影集合一切力量所塑造的这个神,我也不再喜欢。
  然而这并不妨碍皮特在我心里和别的男明星不一样。这么多年他恋爱、结婚、离婚、再婚,过得相当热闹。他的第二任妻子的人设有着非常戏剧的变化,他俩站在一起异常般配,是地球上出挑的雄性和雌性。有人嘲笑皮特那像每天艰苦地咀嚼山东煎饼而格外发达的腮帮子,但有过年轻时看《秋日传奇》金发牛仔骑马跃出地平线的那一刻,这样的腮帮子算不了什么。
  据说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的离婚原因是孩子的教育方式。但也许是因为荷尔蒙在这个人身上用完了吧,有人喜欢长久的幸福,有人喜欢饱满的激情,同样的细节,不同的人看来大概感受完全不同。苏菲·玛索演过一个叫《我选择留下来》的电影,她在里面是一个贤惠妻子,数十年如一日地开车陪着酷爱自行车运动的丈夫进行野外训练。只要到了休息点,她就奉上丈夫爱吃的羊肉三明治。她的丈夫也数十年如一日,在拿到羊肉三明治的时候,像小狗那样咻咻地嗅一嗅再吃。喜欢长久幸福的人,听到这样的“咻咻”声可能会觉得母爱爆棚,至于喜欢饱满激情的人,恐怕会疯吧?有一天苏菲·玛索就疯了,在“咻咻”的声音中不能控制地尖叫起来,开车就走,把丈夫和羊肉三明治以及小狗一样的“咻咻”声一起丢在了旷野里。
  居然看到公众大号还在说安吉丽娜·朱莉“十二年上位洗白却落得满盘皆输,抢来的幸福终究守不住”。离婚就是输吗?人家过自己的生活,也并不是在给你们表演“洗白”。
  这样的题目总让人感觉生活在中世纪,忍不住要赶紧去享受下抽水马桶才觉得踏实呢!
  (本文作者为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电影学硕士导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