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扮鬼”,到底是个什么鬼
2016年10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那些借万圣节搞变装活动,借着活动搞营销的商家,毕竟与学校不同,商业活动与教学活动是两个概念。学校就是学校,教书育人是基本的功能,学校的管理者要有独立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而不是带着孩子“随波逐流”。
  有个网络流行语叫“什么鬼”,用以表达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估计再过几天,这种表述就要热起来了,因为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就要到了。如今每年这一时段,与万圣节相伴而来的变装活动,也在中国社会多了起来,一开始多见于商家的营销活动,近几年也开始有学校带着孩子们加入进来。据了解,鉴于下周一恰逢节日期间最热闹的“万圣节前夜”,有些学校已经策划了活动,给孩子们布置了任务。
  博文广识、学贯中西,这是很多人的求学目标,学校以多种形式丰富孩子们的知识,是分内工作,也是值得鼓励的。然而,对于外国民俗的了解,未必一定要以深度参与的形式开展,非要凑这股热闹,罔顾不同的社会文化土壤,在中国组织学生过外国的民俗节日,反倒让人感觉不接地气。学校就是学校,教书育人是基本的功能,学校的管理者要有独立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而不是带着孩子“随波逐流”。
  那些借万圣节搞变装活动,借着活动搞营销的商家,毕竟与学校不同,商业活动与教学活动是两个概念。商家以万圣节为主题造势营销,只要在合法的范围之内,是无可厚非的。经营者的本能就是最大限度地谋取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今无论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的节日,几乎被商家利用起来,甚至还通过各种营销手段,人为地创造出节日来。既然要营销,那就要做出声势,影响的人越多越好,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之所以走进中国社会,与商业力量的拓展密不可分。
  在商业资本越发体现出强大力量的当下,人们的生活难免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但问题是,承担教育职能的学校,是否有必要跟风。不同的节日,根植于不同的文化传统,没有相应社会土壤的滋润,所谓的万圣节变装活动,充其量就是一场秀,徒有鬼怪装束的外表罢了。如果肩负育人职能的学校,都做不到独善其身,很容易导致功能的异化。
  相信学校的初衷是好的,找个由头让孩子们放松一下,但不由分说地过“洋节”,只能证明学校在寓教于乐方面能力的匮乏。如果能把日常的教学也做出乐趣,让孩子们学得开心一点,何必凑“洋节”的热闹。更何况,学校作为带领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公共服务机构,如果开展与节日有关的活动,也更应该选择那些根植于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现在人们总感叹传统文化的式微,与教育在这方面的滞后是分不开的,除了教条地读经诵典,少见有学校带着孩子有乐趣地过传统节日,就更不用说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其中了。
  教育的归教育,商业的归商业,两者是有区别的,教育者就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教育机构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也应该清楚哪些是真正的职责所在。商家在万圣节“扮鬼”,称得上是营销的“鬼点子”,学校组织学生过万圣节,又是“什么鬼”?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