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建的华沙老城
——欧洲老建筑保护一例
2016年10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许志杰
  提到波兰,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出生在这个国家的居里夫人、哥白尼、肖邦,他们都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性人物,伟大的名字永在人间。再者,就是人们不会忘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纳粹德国对这个国家和人民的蹂躏与摧残,100多万人被杀,一座几百年的华沙古城,85%以上的建筑被法西斯的炸弹夷为平地。当地人回忆,1945年“二战”结束的时候,华沙城没有一座完整的建筑,包括那些上千年的教堂也只剩下残垣断壁。
  从乌克兰的利沃夫坐了一夜火车到达波兰的克拉科夫,同样是中东欧的城市,其建筑风格虽有雷同,而人文历史却是大相径庭。我的总结是,到利沃夫看这个城市的美女就够了,美女如云,构成利沃夫一道永不褪色的灿烂风景。而克拉科夫,记住德国人在这里修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你的精神世界将会永远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到了华沙则是另有滋味涌心头,肖邦公园里,我们围聚在肖邦塑像之下嬉笑拍照,一位身着黑色大衣、手托黑色礼帽的长者,远离我们,始终目视肖邦。我看了很久,似有所悟,那是一位波兰人对自己心中偶像的朝拜,是对自己祖国辉煌过去的一次发自内心的崇高敬礼。
  中午,我们来到华沙老城。
  华沙是波兰第一大城市,坐落在维斯瓦河中游的西岸,城市始建于13世纪中叶,1596年被定为波兰首都。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波兰被外族兼并,直到1919年华沙才再次被确定为波兰首都。
  前面已经提到,华沙城毁于“二战”德国人的炮火之下,现在的华沙老城是战争结束之后复建而成。据相关资料介绍,“二战”刚结束,波兰政府在苏联政府和斯大林的强力支持下便立即开始华沙老城的修复建设工作,当时提出的两个必须遵从的要求是:原址、原样。原址复建并不难,难的是原样建设。首先,原来的建筑材料已经被炸得七零八落,连囫囵的砖石都很少;其次,人们的记忆不足以作为复建华沙老城的最终依据。让人感动的是,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对此早有准备,他们得知希特勒扬言72小时踏平华沙城之后,即刻拿起手中的笔,先是把老城原貌一笔一笔地画下来,再给所有的建筑物重要构件编号、涂色,在德国法西斯军队进攻华沙之前12小时,将图纸藏在了郊区一个山洞里。德国军队把整个华沙城在一夜之间完全摧毁,但是,藏在山洞里的华沙老城图纸丝毫无损。复建华沙老城的时候,华沙大学的师生把图纸取回,以此为据进行复建。有一个西方的谚语这样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华沙老城的复建也不是一天甚至不是一次建成的。整个华沙老城历经近40年的复建,再一次屹立在世界著名城市建筑之林。华沙老城复建之初,西方的一些建筑学家曾经预言,华沙老城不会重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至少在100年内是不可能复建完成的,事实给了这种预言以有力回击。
  我惊讶于这座经过炮火洗礼而重生的老城,虽然无法想象这座800年历史老城原来的模样,但是,眼前的华沙完全可以用“惊艳”两个字形容。重建的华沙不仅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老华沙中世纪古城的历史风貌,被毁的900多座建筑物“复活”,而且兴建了新的城区,对其周边的区域进行全方位绿化,建设满城绿荫的现代化城市。
  我们先去了位于华沙老城中心的华沙大学,这是一次朝拜式的参观,试想,如果没有当年华沙大学建筑系师生的伟大创举,后来的人们就不可能有幸目睹这座瑰丽、雄伟的中世纪古城。同样,华沙大学也是因华沙古城的复建而浴火重生、焕发青春活力的。华沙大学自其建立之日起,就与自己的祖国波兰跌宕起伏的历史联系在一起,18世纪沙皇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瓜分波兰,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授旨创建华沙大学,1830年被沙皇关闭,1870年重开。“二战”期间,华大成为纳粹德国的军营,为了反抗纳粹德国的入侵,华大192名教职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60%以上的华大建筑物被损毁。“二战”结束之后,华大师生一方面参与华沙老城的建设,同时积极恢复办学,重新建设校园。只用了20年的时间,一所与战前完全一样的大学就得以恢复,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新的华沙大学。
  从华大出来,我们去了同在华沙老城的居里夫人故居和纪念馆。我的想象是以居里夫人的名气和对人类的贡献,她的故居和纪念馆,那气势应该相当恢宏。其实,完全不是如此,居里夫人纪念馆和故居加起来也不过三间平房那么大,而且没有显眼的大牌匾。
  天色渐暗,离开璀璨夺目的华沙老城,驻足回望,感慨良多。关于老城保护、复建、使用的话题,一直伴着我们的波兰之行。欧洲各国老建筑的保护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各个国家都制定了十分严苛的法律,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对历史建筑予以庇护。有人说,在这些国家有三样东西是碰不得的,一个是人,另一个是树,再一个就是老建筑。对于老建筑,首先是“动不得”,拆迁绝对不行,违者要坐牢。要动可以,只能动房子的内部,比如装修一下,改造因年久失修的管道之类的必需品。外部样式是万不可动的,原来什么样,现在必须什么样,万不得已必须要动要修也不是个人的事,由政府机构统一负责。希腊是世界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也是保留远古文化遗址、遗物最多,最为完整的文化源地。存世千年的各类神庙到处都是,四五千年的石柱、石块散落在雅典城市街区的各个角落。当然,这些石柱、石块不是随便一放就行了,每一块的周边都用漂亮的丝带拉成一个圈子隔离出来,可看却不可靠近触摸,给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和威武。
  像华沙老城这样的复建工程,其实在欧洲并不少见,尤其是经历了惨烈的“二战”之后,很多上千年的老城毁于战火。战后各国都对损失惨重又有历史价值和保护价值的老城、老建筑物予以复修、复建。比如俄罗斯的斯大林格勒、圣彼得堡,包括首都莫斯科,都有大规模的修复行动,而且效果甚佳。但是,怎么复修、复建,什么样的老建筑物和老城需要复修、复建,是要有一个标准的。对华沙老城的复建、复修是对纳粹德国的藐视,鼓舞了波兰人民重新建设自己国家的勇气,而且有图可依,修旧完全如旧。德国在战后也对慕尼黑等城市进行了修复,同时大量保留了战争的遗迹、遗痕,为的是警示后人,记住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战争不仅是被侵害的国家的灾难,也是战争发起国人民的灾难。把历史的真相告诉人们,复建、复修也好,留下历史的伤疤原样保护也罢,都是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表现。
  (本文作者为媒体从业者、知名专栏作者,出版作品多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