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受市民追捧,但种植规模太小
有市的耿饼面临“无柿”的尴尬
2017年01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杨存亮展示即将“出炉”的曹州耿饼。
     烟台苹果莱阳梨,乐陵小枣德州驴;枣庄石榴宁阳姜,曹州耿饼自来霜;章丘大葱苍山蒜,平度葡萄荣成鲜。在山东省耳熟能详的特产中,曹州耿饼名列其中。曹州耿饼产地菏泽,当地市民对其十分钟爱,过年走亲访友时,几乎都会将其作为必需品。12日,记者采访了曹州耿饼老手艺人杨现印,听他讲述当地人跟曹州耿饼的特殊情缘。

  文/片 本报记者 牟张涛  
古代时曾是贡品
制作要历时两个多月

  12日,记者来到曹州耿饼厂。该厂负责人杨现印正和工人们一起装货,发往北京。谈起曹州耿饼的由来,杨现印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立汉朝。宫中每日的山珍海味让他想起曹州柿果,便派人到曹州府去取,时值不产柿果。曹州知府无奈只好请一精制柿饼的耿氏人家取来十斤柿饼送进宫去。刘邦尝食后赞曰:“食之曹州耿饼,三日不食足矣!”遂令知府传制作人耿老先生每年为其精制柿饼百斤作为贡品奉上,并赐名“曹州耿饼”。
  现年63岁的杨现印和曹州耿饼打了数十年的交道。“我小时候柿子树种植面积很大,我父辈他们都会做耿饼。”杨现印介绍,他在1997年成立了曹州耿饼厂,厂子一点点变大,而他和耿饼的感情也愈发深厚,“做耿饼要经过采摘、选果、去皮、长霜等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要很用心,才能做成贡品级的曹州耿饼。”
  据了解,制作耿饼一般会选在霜降前后,大约在农历九月初开始,十一月份最终成品,自十一月到来年二月份都是耿饼主要的销售期。曹州耿饼深受菏泽市民喜爱,不少人在过年期间走亲访友,尤其是探访外地亲友时都会选择带上一份曹州耿饼。在菏泽以及外地的特产店里,你都会找到曹州耿饼的“身影”。
不光富含氨基酸
还是宝贵中药材

  杨现印说曹州耿饼全身都是宝,“曹州耿饼橙黄透明、自溢豆瓣霜、细致柔软、味道甘甜浓郁。”杨现印称,耿饼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此外它还是宝贵的药材,对治疗慢性咽炎、口腔病有独特疗效。
  在菏泽,不少普通市民都会制作耿饼,在丹阳办事处耿庄村,每户都种植一定数量的柿子树,他们靠着祖传的技艺制作耿饼进行售卖,带来不少的经济收入。“菏泽产的耿饼口感以及挂霜都有独到之处,因为柿子树多种植在赵王河两岸,气候和土壤都很适合柿树生长。”杨现印说。据了解,山东其他地域也有制作柿饼的,而谈起曹州耿饼和其他柿饼的区别,杨现印骄傲地说,“曹州耿饼挂霜,这是好东西,另外,用手撕开曹州耿饼会有粘连,说明糖分比较高,这也是曹州耿饼区别于其他地方柿饼之处。”
  谈起曹州耿饼的制作工艺,杨现印更是如数家珍。他介绍,晾晒的柿子去皮后,在秋季干爽的阳光和干燥的北风吹拂下,大约15天左右就可沥出大部分水分,再经人手拿捏成形,密封保存,慢慢地,周身析出白色的糖霜,且随着时间的沉淀越来越多,直到这甘甜的结晶将整个饼身覆盖,这样,曹州耿饼才算是制成了。据了解,只有顶级的曹州耿饼才能形成豆瓣霜。
外地亲友宁肯不喝酒
也要来尝耿饼

  春节期间,耿饼作为地方特产会被用来招待亲友,桌上除了烟酒糖茶,耿饼也是必需品。“听说吃完柿饼不能喝酒,同食的话会引起胸闷,所以外地来的亲友宁可不喝酒,也要尝尝咱们的曹州耿饼。”家住菏泽三希堂小区的市民张先生说,一些老人和孩子因为不喝酒,所以尤其喜欢吃耿饼,“简单吃点菜,馒头等主食都不吃了,因为吃耿饼都吃饱了。”而市民李金领介绍说:“每年我买耿饼除了招待亲友外,还会邮寄一些给外地的亲友,尤其是在外地的菏泽人,他们说吃了耿饼能找到家乡的感觉。”
  曹州耿饼作为菏泽市民招待亲友的首选,给菏泽市民“争面子”出了不少力,但现在也有隐忧。据杨现印介绍,菏泽市柿树在2万棵左右,相对于早年间动辄“万亩柿园”,现在的数量已有大幅下降,因此他最担心的就是柿源,“除了整体数量少以外,柿树成规模的比较少,种植比较零散。”杨现印称,目前柿树种植面积比较大的地域在牡丹区的南何楼和开发区的晁家庄,以及巨野龙堌镇耿庄。
  “早年间,耿饼是老百姓的口粮,救活不少饥饿的人们,菏泽市民对耿饼还是很有感情的。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对柿树种植的扶持力度,柿子产量大了,才能生产出更多的曹州耿饼,让老特产迎来新的发展良机。”杨现印的儿子杨存亮告诉记者,购买曹州耿饼的客户还是以菏泽人居多,但由于产量不足也造成产品很难在外地大面积铺货,以至曹州耿饼供不应求。“我们下一步想和牡丹产业园合作,在空地上种植柿子树。另外,也在寻找别的方式增加柿子树种植面积。”杨存亮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