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是联络感情的最好方式吗
2017年03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思贤
  “古时候,没有电话,也没有短信,当我想你的时候,就翻过两座山头,去牵你的手。”
  “古时候,没有电话,我们想念一个人,就走去他家,路上风餐露宿,见到朋友时,已经像个乞丐,一见到朋友,一下子就把积淀很久的思念爆发了,于是兄弟泪眼相见,抱头痛哭。”
  每天都能收到家人和同学的电话和信息,手机成了我们联络感情、互相关怀的媒介。这冰冷的机器里,存储着多少温暖的字句和关爱!手机中炙热的思念单调地累积,可我总觉得,我们曾经那两小无猜的感情,正在这语言的累积中淡化。
  “即使我们有过一千条微信的交流,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不曾拉近过一厘米。”我常常怀疑,我们依赖手机传达的感情,里面到底含了多少虚情假意的敷衍。为什么现代人的感情常常难以经受距离和时间的考验?当我们把感情的传达寄托到一个金属硬块身上时,我们早已失去了情感中最美最纯的感动。
  在学校,我几乎每天都会往家里打电话。一次节日回家,才得知奶奶中风已有一个月之久。半边脸几乎没了知觉,说话吃饭都缓慢而吃力。我这才突然醒悟最近几次通话时奶奶迟疑的对话中,蕴含了多大的隐忍。他们总是害怕我担心,总是害怕将家里的小小不幸告诉我,会让我慌张失措。可我从来都辜负他们的体贴,总是把他们想作坚强而不可摧的大树。
  事实上,在一通通电话的简单寒暄里,他们已经老了。他们日日在电话的那头想念我,担心我,却要压抑着自己的思念安慰我,体贴我。冰冷的手机对我来说,似乎是表达“孝”的一种工具,而对他们来说,却是掩饰思念与病痛的小小屏障。如此自私的我,即使拨打一万通电话,也写不出一个“孝”字。
  一次同学聚会,照例人人低头玩手机,突然收到坐在我身边闺蜜的微信,“这个宫保鸡丁很好吃”。这行为真让我哭笑不得,明明就在身边,还要发微信聊天。正欲开口,才发现一桌子熟悉的朋友,都抱着手机表情各异,沉迷于另一个世界中去了。屋子里安静得能听到我转头时头发摩擦衣服的声音。在这样诡异的聚会气氛里,我突然说话反而显得唐突且怪异了。什么时候,聚会不再是吆五喝六的狂欢,而变成了不理身边人,同另一个世界的交谈。我看着朋友发来的微信,突然觉得所有人离我越来越远,这个屋子里,每个人之间,都有一道透明的、坚实的、完全不透风的厚壁。 
  如今,手机已经像粮食一样不可或缺。恐怕很多人手机偶尔不在身边时,都百爪挠心无法淡定吧。可是,手机真的是我们联络感情最好的方式吗?拿着手机说着或写着冰冷或温暖的话语,此时我们心里,到底荡起了多少涟漪?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