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贤中学王蕾:
用三年努力,浇注孩子一生
2017年03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3年的班主任生涯,让育贤中学的英语老师王蕾创造了自己独有的一套带班方法。她带的每一届学生,都会在王蕾的教育下“懂感恩、知责任、明勤奋、会节俭”。王蕾每当一年班主任,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把自己“用三年努力,注孩子一生”的教育情怀融入带班和教学当中。
  本报记者 宋磊      

  温情管理,
未和学生红过脸

  3月3日,王蕾在上课时突然感到一阵头晕,她坚持着把课上完,向学校请了假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是血压增高导致头晕。王蕾说:“我以前没有高血压史,可能是寒假刚结束,过年期间生活不规律导致的。”5日上午,王蕾已经连续三天在医院里输液了。
  不过,她所带的班级并没有因为班主任生病而乱了秩序,在班干部的带领下,学生们都能够自觉地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和班级事务。这得益于平时王蕾对孩子们的温情管理。虽然王蕾平时要求严格,但她几乎从未和学生红过脸,“在敬畏中有尊重”,这是学生对王蕾的一致态度。
  育贤中学副校长王青介绍说,王蕾老师的温情管理很有效果,得到学生和家长和一致肯定,“现在王老师带过的学生,在升入高中后,他们的家长还经常给她打电话探讨孩子的教育。”王青说,“王老师对学生很好,非常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她的跟踪教育做得也非常好。”
  王蕾在育贤中学已经连续11年带班了。“我喜欢班主任的工作,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通过大家心灵上的沟通,可以使我获得很高的幸福感。”王蕾说道。
源于关爱,
对学生“护犊子”

  当年刚当老师的时候,王蕾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个小目标:做优秀教师、做幸福教师、做有思想的教师、做有研究的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这些小目标一个个地实现了。王蕾说:“和孩子打交道有时候虽然辛苦,事情琐碎,但也成就了自己的理想。”
  王蕾跟学生打交道,用的是一种“当妈妈的心情”,“虽然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但对每个学生,我都很‘护犊子’。”王蕾说,她允许孩子们犯错误,知错就改就会得到谅解,“教育孩子要从长远来看,我相信孩子都是善良的,再淘气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只要教育得当,都会变好。”
  王蕾举了个例子,她带的上一届学生中,有一个孩子的母亲得了重病,孩子受不了母亲患病的沉重打击,变得特别叛逆。“为了耍帅,大冬天的,这孩子就穿一件单衣,嘴唇都冻得发紫。”王蕾介绍说,那时候自己对这个孩子就特别上心,给他买毛衣,经常找他谈心,一点一滴地去感化他。按照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原本是上不了省实验的,但在王蕾的帮助下,最终他用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省实验中学。
  像这样的例子,在王蕾20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不胜枚举。“这是源于一种关爱。”王蕾说,她喜欢拿一句名言来劝勉自己,“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
初中三年,
每年都有小目标

  王蕾介绍说,当班主任后,她也像刚当老师的时候给自己定下一个个的小目标。“带第一届学生时,我给自己定的小目标是做一个好班主任,后来是做一个优秀班主任,这些小目标都实现后,我的目标变成了做一个会思考的班主任。”
  王蕾自己对十余年的班主任生涯做了一遍梳理。她总结出了自己的教育情怀:“用三年努力,注孩子一生。”围绕这一点,王蕾让每一届学生都成为“懂感恩、知责任、明勤奋、会节俭”的人。
  初一时,王蕾给学生做习惯培养,“主要是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王蕾说,孩子们从小学到初中,也是从儿童到少年的成长经历,“这个时期要求他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手把手地教,培养好习惯。”
  初二时期,王蕾给学生们设立的主题目标是“感恩教育”,这个时期是通过每一个主题班会来实现,通过前期的调研,王蕾给每一期班会设立主题。王蕾让学生给自己写“悄悄话”,及时了解学生每个阶段存在的心理问题。
  到了初三,面临中考,王蕾的教育主题是“理想教育”。在学生们有了浮躁心理的时候开始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在班会上,让每个学生发言,谈自己今后的短期理想和长期理想。让大家给十年后的自己写封信,让大家大胆地当众说出自己的理想,给他们建立自信。”王蕾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