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市场主体达到14000余家
2017年03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聊城3月29日讯(记者 张超 通讯员 张同耀 商景豪) 据统计,截至目前,开发区市场主体数量已经达到14000余家,资本数额466亿元。其中,企业7000多家,注册资本460多亿元。 
  近年来,开发区着力培育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金属深加工、生物食品医药、现代服务业五大产业板块实现集聚发展,现代精致农业产业园初具规模,“2+5+1”产业格局已经形成。2016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14.82亿元,增长8.1%,增幅居全市第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08亿元,同口径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150.18亿元,增长17.86%,增幅居全市第三,其中工业投资增幅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达8.75%,增幅居全市第二;进出口总额达到23.34亿元、增长11.47%,实际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 
  伴随商事制度改革,全区工商登记更加便利化,商事制度改革的红利得到有效释放,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截至目前,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26家。中通客车、日发织机、希杰生物、鲁化新能源装备、新华联、汇通、中钢联、万合、盖氏物流和聊城红星美凯龙市场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在开发区蓬勃发展。中通客车产值突破百亿,红星美凯龙、希尔顿、金田阳光城、人久久医药等在开发区扎根成长,汇通、中钢联等原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中通工业、经开置业、希杰生物等多家企业位列2016年度全市纳税50强,中通工业、中钢联、希杰生物、汇通集团、乖宝宠物食品等5家企业进入2016年度全市100强企业,特别是乖宝宠物食品品牌被纳入全省重点扶持的成长型品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