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管理总公司:
创新学习方式提振精气神
2017年05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5月30日讯(记者 邵芳 通讯员 陈萍) 5月26日,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创新党委中心组学习模式,组织56名干部到东区供电管理区,学习他们在创新创效、精细管理、外闯市场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能在经营压力剧增的情况下有效提振大家创效精气神。”总公司党委书记、副经理张鹏程说。
  近年来,受低油价等因素影响,油田电力年转供电量也由最高峰值的69.62亿千瓦时直线下降至去年的64.9亿千瓦时。
  严峻的经营压力面前,东区供电管理区充分发挥“马广俊创新工作室”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全员创新创效成为攻克生产难题法宝,目前已形成创新成果90多项;在开展小指标竞赛过程中,他们将117条线路的指标管理责任细化为单线“微指标”,并均衡分配至各个班组,使今年前四个月的综合网损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84%;在走出去多创效方面,他们承揽的胜利医院配电室及低压系统维修业务,预计年创效50余万元。
  感动胜利人物马广俊在向与会人员全面阐述创新创效经验后,由东区供电管理区经理、党委副书记李长杰立足生产实际介绍管理区在开展“三转三创”主题活动和“抓机遇、谋发展、提质量、增效益”提升年活动、小指标竞赛活动、全员创新创效等方面的典型做法。
  局党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王道奇认为,电力管理总公司党委中心组创新学习方式,不仅是学习场所、地点的改变,更是学习模式、学习内容的变革,“这种方式更接地气”。
  在电力管理总公司经理、党委副书记刘军看来,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只有强化创新工作思维、做实理论与实践融合,才能持续以价值为导向提升创新创效水平。他说,十年来,在实施“小指标”竞赛中,网损等指标持续向好发展,“打造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和谐美好家园”也成为油田电力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
  “改革调整、转型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公司也由企业供电向供电企业发展,这就要求大家不仅要增强理论学习水平,更要向基层、向实践多学习。”张鹏程认为,抓住“三转三创”的核心理念,持续高质高效发展才能后劲十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