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鲁绣,机器大生产中的“女红之惑”
——文登区葛家镇西旺疃村艺人于德凤的突围尝试
2017年08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图 本报记者 陶相银

  四根木条做成的撑子,撑开一块布,银针起落,彩线穿梭,一只小老虎在这块布上极其缓慢地生成。
  坐在炕头上,69岁的于德凤竭力把目光透过老花镜片,娴熟地穿针引线,把一份心意穿刺成一幅文登鲁绣,把流淌的时光凝固在这幅绣画上。
  一幅只有半米见方的鲁绣,也要耗去于德凤数月时间。而同样一幅鲁绣,若在工业流水线上可以数秒生成。
  高效的工业化带来了利润,也挤压了传统手工鲁绣的存在。胶东妇女代代相传的这种手艺,原本像家庭主妇洗衣做饭一样平常,如今却罕有人再做这种女红活了。
“已没几个人做手工鲁绣了” 绣两个多月的作品,卖不上1600元
  于德凤是文登区葛家镇西旺疃村村民。
  家中的窗帘、枕巾及各种装饰摆设上都有她的作品,都是她闲暇时一针一线绣出来的。近几个月,她在赶制一幅“快乐宝贝”,两只老虎中的一只已跃然布面。还有几件已做好的虎头鞋、红肚兜、书包,这些都是留给孙子、外孙的。“趁着还能做,给孩子们多留几件东西。”于德凤说,“手工鲁绣现在已经买不到了,也没几个人会做了。”
  跟她这代人的很多农妇一样,于德凤未出嫁之前就学会了鲁绣。数十年前,她制作的绣画缝制在家人鞋帽衣裤上作装饰。农闲时,生产队也会派发刺绣零活,只需张开一个较大的撑子,三五名妇女围在一起飞针走线,说说笑笑间就把活干了,这样可以挣到工分。
  但近20年来,很少有年轻人去摆弄针线,手工鲁绣正在像于德凤的身体一样,一步步进入暮年。
  于德凤说:“会做的人应该还有不少,在做的就没几个了,毕竟都上了岁数了。”也正是因为手工鲁绣少,于德凤近两年也小有名气,时常带着作品参加各种展览,她的作品《富贵牡丹》被文登区博物馆收藏。
  “识货的人太少了。”于德凤说,在展会上她的作品常被年轻人当成十字绣,偶尔有家纺企业家看到,他们则感慨“这年头还有手工做鲁绣的?”
  于德凤的作品大多是寓意吉祥的花、鸟、鱼,多是小于半米见方的鲁绣,需花费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半年时间;也有奔马、啸虎等大幅鲁绣,这要耗去整年时间。
  付出如此之多,于德凤并非没想过将作品换成最现实的钱,她曾多次赶集摆摊兜售,但“有人问,没人买”。比如说一幅大公鸡,于德凤绣了两个多月,仅算手工费也有一两千元,她只要1600元,但这幅绣画至今还在家里,“谁买咱的啊?人家机器绣的好看又便宜。”
  很难说于德凤的手艺有多高,毕竟已罕有人可跟她比对。于德凤不识字,没有美术功底。她的鲁绣作品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画很精美,但字体歪歪扭扭。
  所有的画、字其实都是她“比着葫芦画瓢”,多取材挂历。于德凤在挂历上发现精美图案后,会找白纸描下来,再用复印纸将白纸上的画描到布上。有了图案轮廓,针线便可以化画为绣。有时,一幅画需放大或缩小,她就找有美术功底的儿子吕松召来帮忙,帮她把图案画在布上。
  编、结、缀、打、补、贴……,针线穿梭中,这位已69岁的老人打败了时光流转,把自己的生命注入绣画。
  于德凤说,她没有财富给孩子,就想把这些绣画留个纪念给孩子,也想把这个手艺代代传承下去。
  于德凤为孙子准备的虎头鞋,鞋面就是她一针一线缝制的鲁绣。
机器大生产PK“不可复制”的手艺 “它融入了人的感情”却面临失传
  于德凤在炕头上制作鲁绣。
  鲁绣是我国“八大名绣”之一,2008年9月28日被列为文登区首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12月4日被列为威海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27日被列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鲁绣曾遍布文登的每个炕头,文登也因此被誉为“鲁绣之乡”。以前,鲁绣则作为胶东妇人必学的“功夫”,被称为“女工”,农家大多有这种叫做“撑子”的绣花架子,她们在上面飞针走线,用不同的技法在各种布料上绣织出美丽图案,鲁绣工艺代代相传。
  手工鲁绣没落,鲁绣却因工业化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辉煌,拥有数百家纺织品企业的文登早在2004年就荣膺“中国工艺家纺名城”。
  新世纪,鲁绣进入加速度时代,势头远超出人们想象。比如说,有一种电脑绣花机,只需两三个人操作,就可替代1048名传统绣工。电脑设计、飞梭机制作、应用新材料,让鲁绣成为“脑子里想什么样就能做出什么样”的商品。
  历史长河中,很难说传统和革新谁能打得过谁。
  就好比是印刷品与书法作品之别。现代化科技提高了鲁绣的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但有人认为只有手工绣法才能呈现出它的精美。吕松召就认为,母亲的手工作品是“不可复制”的,“它融入了人的感情。”
  高吉星是大学生村官,她的职务是西旺疃村委主任助理。去年,高吉星结识了“巧手大姨”于德凤后,就想给手工鲁绣插上一双“互联网+”的翅膀,她把于德凤做手工鲁绣的视频和照片传到网上,果真有人下订单。虽然最终帮老人卖出去的作品也不过十几幅,高吉星还是一直在做,“这么精美的东西,终究会有爱美的人喜欢上它。”
  伴随着工业化带来的刺绣产业化,手工鲁绣这门传统手艺面临着传承问题。今后,这些传统手绣技艺,是否真的只能存留于博物馆中,存留于那隔世的记忆里,供新人瞻仰,旧人回忆?
  于德凤的困惑,也值得我们去共同寻找答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