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执着和激情书写精彩人生
王长新蝉联全市“文艺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
2017年10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王尚磊

  他撰写编辑出版了18部书籍,在《人民日报》、《中国学术研究》、《青年文学》、《戏剧丛刊》等全国各类报刊上发表6000多篇文章,总字数上千万;他有上百篇文章在全国和省市获奖,而且登上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其中2014至2016年又连年获得全省卫生计生类好新闻三个一等奖;
  就在2017年9月25日,他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激流勇进》一书,经专家学者评审再获聊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
  他经年笔耕不辍,是我市文学、新闻界的“常青树”,实至名归,可喜可贺。
  他就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健康聊城》总编辑王长新。

  心依枣乡
一枝一叶总关情

  王长新年已六旬,中等个头,微胖身材,憨厚的面庞时常挂着朴实的笑容,有儒雅的长者之风。他是省市业余记者的佼佼者,曾被评为全省十佳业余记者和全市的十佳新闻工作者,而且早在1989年就有左建明、姜建国老师推荐为山东作家协会的会员,1992年就在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了报告文学集《沃土群英》、《来自徒骇河畔的报告》等,成为聊城市青年作协副主席等,他又是个多面手,小说、诗歌、散文,新闻、理论、评论,什么题材都写,饱尝了各类创作的苦乐炎凉。
  王长新2009年内退离岗,责任与担当始终没有离开他。按说辛苦了大半辈子,也取得了不少的荣誉和成绩,完全可以享享清福、含饴弄孙了。可王长新总有一种站在阳光里的感觉,不仅享受创作的成果,更是享受创作的过程带来的喜悦,这种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感他是打心眼里油然而生的。更何况上门邀请者接踵而至呢?
  他常怀一种感恩的心,感激社会各界关怀帮助过他的人们。“春雷激荡,催我上战场”。因此,他先后成为和谐山东网副总编辑,《健康聊城》、《聊城教育》、《聊城经济论坛》等杂志的总编辑,平均每年在作家、人民、新华等出版社出版两部书,而且每年都在《健康报》、《中国人口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报刊上发表上百篇文章。
  枣乡是他魂牵梦萦的土地。王长新出生在茌平,枣乡那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从远古至今一路走来,产生了诸多英雄豪杰,也涵养了这里的人文生态,造就了厚重深邃的文化积淀。从上世纪70年代的上山下乡,到80年代进入党务工作者大门,无论做风尘仆仆的新闻干事,还是担任县委宣传部的常务部长、文明办的主任,或是县执法局的书记、局长,为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王长新跑遍了全县几百个大小村落、企业、机关、学校。许多偏僻的村庄窝铺、柴门土屋,都留有他体验世事阴晴冷暖的足迹履痕;不少不起眼的田间地头、学校车间都有过他倾听乡亲们俗言俚语的嬉笑欢声。他风餐露宿、终日奔波,追逐着每时每刻发生的新鲜事,他加班加点、通宵达旦,用激情书写人生的篇章。眼中有泪,笔端含情,正是这用脚步丈量的民情民意,为王长新讲述枣乡故事储备了充足的素材,他的作品也满纸浓浓的枣乡情、枣乡味、枣乡调。《枣乡行》、《大风起兮云飞扬》、《内当家的“牢骚话”》等先后在全国全省评选中获大奖。
  公职35年,离岗9年,他用责任与担当将一位新闻人和文学创作者的博大情怀,以及对这片土地和父老乡亲的爱意,践行为一组组精彩的镜头、一行行滚烫的文字,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离岗后,他写的第一部报告文学就是《木都长歌》,该书用记者的宽广视角和敏锐目光,用文学和新闻交融的语言及形式,从枣乡一个乡镇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破题,把发展的引擎锁定在千千万万民众身上,通过该镇木业经济发展的脉络,启示人们在经济发展中,不能仅仅把目光盯在大企业、大项目上,对那些亟待支持的小企业更应该尽心呵护,变今天的“小草”为明天的巨树参天,为中国大多数仍处于市场经济萌芽状态和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乡镇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范本。
  接着他精心策划、巧妙构思,编辑出版了51万字的《百强之路》,该书以敢与强的争位次、敢向高的攀水平、敢跟快的赛速度为核心,他将领导的明确新眼光、新境界、新定位、新标准、新担当、新作为的战略定位表现的淋漓尽致,展现了着力聚焦创新驱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各项社会民生事业亮点频现、发展活力和后劲持续增强的发展水平,为其他县市冲刺全国百强提供了成功范例。
挥戈跃马
一分一秒不蹉跎

  离岗退休开辟人生第二个春天。王长新十分珍惜再造青春的闲庭信步时光,不打麻将、不打扑克、不下象棋、不侃大山,一心扑在毕生钟爱的新闻和文学创作上。为了写作,他离岗后学会了使用电脑。
  王长新以笔端观察社会、审视人生、拷问自己。离岗9个寒来暑往,没有蹉跎,没有赋闲,笔端流淌出的六百多万纯情文字,既为全市探索欠发达地区跨越赶超的路径,也全景式记述了市委、市政府以宽阔的视野看发展、求发展、谋发展的气势与胸怀,详尽而富有豪情地记述了水城儿女在跨越赶超攻坚战中感天动地的大智、大勇、大谋,热情讴歌了运河古都广大干部群众发扬“干、拼、抢、精、准、实”的精神,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的风采,改写着聊城发展的高度和改革的深度……更为后来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先后获得全市第十一届“文艺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的报告文学《初战告捷》、第十二届“文艺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的报告文学《激流勇进》就是这方面的管豹之作。
  2013年市委、政府领导为探索一条欠发达地区跨越赶超的路子,在全市挑选能写既不能文学味很浓,又不能理论性很强,而且干部群众皆可接受作品的写作人员,最后,选中了王长新,并被聘为聊城市委、市政府的特邀观察员。
  写纪实性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要驾驭全市方方面面的工作,这可不是轻松活,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而且要在过春节,要在完成《健康聊城》杂志的出版,为三家报社专版组织撰写稿件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写出20多万字的报告文学,难度可想而知。但既然答应了组织和领导,就要信守承诺,不辜负组织对自己的信任与重托。
  他每天五点即起,写上两三个小时,中午不休息,吃完饭接着写,即是春节团聚的时刻,他也要抓住点滴时间写一阵子。为避免孩子打扰,不影响写作进度,大冬天里他借了一间零上不超过十度的办公室写作,耳朵冻得失去知觉,手脚冻得不听使唤,两腿好像灌满了铅一样,回家半宿暖不过来。
  如果说写《首战告捷》还算有时间的话,那么写《激流勇进》才是时间紧迫。当时,市领导提出要求,要在全国开两会的时候,把书印出来。两个月的时间,要出一本20多万字的报告文学,而且王长新手中只有全市各单位、各县市的总结材料。于是,那段时间王长新哪还有什么过年,哪还有什么双休日、节假日,即使是大年初一、三十晚上他也要笔耕到十点以后……
  “王长新认真向生活的每一天挑战,把每一分一秒似乎要掰成几半来运用,他站在时代的高度,用饱蘸激情的笔触,汇成一段段波涛汹涌的文字,刻录下了时代的痕迹,写出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美文佳作”。国资委首席专家、《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兼首席研究员李锦这样称赞他。
情系卫计
一文一节高追求

  王长新干一行爱一行,不管干什么,他都会尽最大努力。早在1974年当知青时他就从事过赤脚医生,用一根针一把草,为群众解除病痛,为此他荣获聊城地区先进知青称号,加之爱人在医院工作,使他对卫计工作情有独钟。心中有爱,笔端含情,他以向读者贡献精品为己任,从不懈怠,确保新闻事实的表达准确、精炼、生动、自然、和谐、畅达。他写的每一篇稿件,长则长得恢宏,长得精彩,长得流畅;短则短得凝炼,短得深邃,短得朴实,无一不是精益求精。因此近年来他有十几篇文章在全国和省市评比中力拔头筹。2014年他撰写的《聊城全力打造冀鲁豫三省交界医疗卫生高地》获山东医院报好新闻一等奖。
  2015年,有王长新等撰写的《医患纠纷的“聊城解法”》 在省委宣传部、省卫计委、省新闻协会评选中获好新闻一等奖;有他撰写的《组合 融合 整合》获全省好新闻三等奖;《由农村网点有序管理想到的》成为全国邮政优秀范文,《立志+努力+坚持=成功》等6篇文章被山东、江西两省收入优秀文章汇编。
  2016年有王长新等撰写的《用健康教育为青春成长护航》文章,被评为全省“计生协好新闻”获一等奖,《用爱解开“千千结”》获三等奖;同时,他撰写的《斯人如玉绽莹光》在省委宣传部、省卫计委、省新闻协会评选中获好新闻二等奖。还有很多文章被省市委内刊转发推广或收入书籍。
  就在2017年10月16日,有他任总编辑的《健康聊城》杂志,以其“新锐的理念、鲜明的主旨、精当的栏目、清新的版式、时尚的风格,被评为山东省优秀企事业内部报刊。
  聊城卫计委抓新闻宣传的做法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并获全省卫生计生新闻宣传优秀奖,其做法不但在全省卫生计生宣传工作会议上做了书面发言,而且山东卫生计生杂志2015年第六期专门刊登了《聊城市创新宣传方式,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的经验介绍。
  高产优质,奥妙何在?我想除了他作品中浓浓的情,就是选材之精、视觉之新、剖析之深,标题之醒目,结构之合理,写法之新颖,让人耳目一新,彰显了他写作的老道与成熟。
  工作通讯《组合 融合 整合——聊城市卫生计生委机构改革显现“1+1〉2”效应》,及时抓住卫生计生机构改革这一重大题材,通过组合,高效有序摁下“快捷键”;融合,“两张皮”合成“一条心”;整合,红利释放初显“1+1〉2”效应,深挖了卫生计生聚合发展的好处,立意深刻、主题鲜明、架构清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在《人口健康报》头版头条刊登后,新华网、人民网、《中国人口报》、《大众日报》等十几家报刊社、网站刊载和转发,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人物通讯《斯人如玉绽莹光——记全国道德模范商玉光》,巧妙地把全国道德模范商玉光的事迹和名字与玉的“五德”融合,恰如其分,合情合理。“他人如其名——犹如一块玲珑剔透的美玉,崇德向善,视病人如亲人,用行动践行爱的奉献;他30年如一日厚德行医,以悬壶济世、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绽放着灵透而温润的晶莹之光,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赢得社会尊重。”这就把人们常说的人养玉玉养人,黄金有价玉无价表达的淋漓至尽。让人们看一次文章就能陶冶一次心灵,提升一次人格,升华一次精神。文章见报当天,国内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健康报、大众报等媒体都给予重点报道……
  “撰稿是漫长的,是艰辛的,又是幸福的。在撰写中,有风有雨,有寒冷的风暴,只有笑着对待这些挫折,才能写得更好;在撰写中,有苦有泪,有犹豫,有彷徨,只有视困难为挑战,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才能保持昂扬向上的锐气,坚持不懈的斗志,顺利完成任务;撰稿如寒梅吐蕊,‘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累,并快乐着。”在《激流勇进》一书后记中王长新感悟如此深刻。
  翻开王长新每一篇文章,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变成一片无际的沙漠,一位长者在旷野上积厚成势,奋力前行,那样执著,那样坚定。身后茫茫的旱海里留下一个个深深的脚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