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业兴、物齐人聚,美丽蓼河显现新气象
产城融合,蓼河新区令人期待
2018年01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亚腾
  断头路不断打通、路网全面规划建设、居民出行更畅通;乡村厕改全面铺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美丽乡村建设提速;蓼河三期景观绿化、东部新城容貌尽显、提速东进步伐更坚实。
  过去的一年,济宁高新区步入了产城融合飞速前进的“快车道”,如今的高新区,已然成为宜居宜业的沃土。
  蓼河新貌。本报通讯员 臧盛博 摄
打通8条断头路,还建了樱花大道、古韵拱桥
  现在,已通车的济宁高新区祥济路南延道路,两侧已栽种了大量的各类植被。日本晚樱、特选樱花、金森女贞、七叶树、朴树……绿植种类近20余种。作为高新区路网中比较重要的城市道路,祥济路是蓼河新区路网的骨架,也变成了一处标志性景观。
  旅途并非单调,也可繁花略过。道路修建不仅有美景,还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祥济路南延施工的同时,济宁海达行知学校南门东侧,还修建了168个透水地面的公共停车位,缓解了学校及新月佳苑等周边社区、企业的停车压力。同时,停车位采用透水混凝土进行铺设,有效补充地下水源,缓解城市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环境问题,还消除了油类化合物对环境污染的危害。
  去年12月13日,济宁高新区红星路东延路段工程通车,家门口的“断头路”修通,左岸丽都等小区居民出门不用绕路了。在过去的一年,高新区打通8条断头路,路网建设不断织密,道路通行能力不断提速。目前,群英路与德源路交叉口一条横跨蓼河的大桥也已基本建成完工,现已实现通车,桥型采用三跨古典拱桥,整体柔美,孔跨节奏明快,波澜起伏,饶有韵律。
  群英路跨蓼河桥建成后,打通了海川路与德源路相连的最便捷通道,不仅缓解周边社区、学校出行压力,还将对道路两侧企业聚集区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祥济路南延与跨蓼河桥的建成,虽只是高新区道路规划建设的一个缩影,但从缩影中却可看出,高新区未来城市路网建设的宏伟蓝图。
农村环卫大提升,村容绿化、厕改工程见实效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王因街道刘村以党建为统领,开展“三清”(清垃圾、清乱堆乱放、清闲杂房屋)、“三改”(改水、改厕、改路)、“三化”(环境绿化、村庄靓化、家园美化)工程,并实行全方位绿化,村内也达到了“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的标准,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效果。村里还配有6名保洁人员,实行24小时保洁,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在2017年第三季度济宁市城乡环卫一体化考评中,济宁高新区拔头筹,荣获第一名,黄屯街道位居全市乡镇(街道)第二。新世纪广场环卫工作推行了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全区道路环境卫生实施机械化清扫……高新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不断突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以上,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率达到100%,乡村、广场、道路面貌大幅改善。目前,济宁高新区已全面启动了19个美丽乡村达标村、11个生态宜居村和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创建工作,王因街道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由县级晋升为市级。
  同时,全面启动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程,将厕改工作列入高新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去年,王因街道齐家村的420余户村民,经过三个批次的改造,现已全部完成。此外,农厕改造掀起热潮,全区新增完成户厕改造18000户,完成率超90%,随着农厕改造工程的持续,彻底解决了农村厕所“脏乱差”问题,减少了蚊虫的疾病传播,极大改善村民生活质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