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胜利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赵飞宇
千锤百炼,钢铁钻台见证蜕变
2018年01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享有“胜利油田十大功勋队”荣誉称号的胜利黄河钻井总公司40577队队长,改变的是周边的钻井环境,不变的是他一如既往的锐意进取精神,改变的是与日俱增的钻井难度和复杂工况,不变的是他创新突破的科学钻井理念,改变的是日渐成熟的心态,不变的是对石油行业的热爱。无论是当初毛头小伙的“小赵”,还是如今沉稳干练的“赵队”,赵飞宇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出一名石油工人肩上的使命和责任。

  本报记者 邵芳 
通讯员 袁东营


挑战困难的先锋队员
  2009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赵飞宇和五名同班同学,一起来到胜利油田成为石油工人。
  从繁华的首都到渤海边的荒野,让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感到迷茫,因为所学专业与钻井施工不对口,当初一同来到胜利的五名同学选择了离开。“在这里要想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太难!”那时,同学们纷纷劝说赵飞宇一同离开,赵飞宇虽然嘴上说再坚持一下,但内心却十分煎熬。
  赵飞宇的心态被一名老石油捕捉到后,就语重心长地对赵飞宇说:“如果不想干,现在就可以走,如果选择留下来就必须静下心来努力工作,否则过上几年你还是现在的状态。”
  一席话点醒了迷茫中的赵飞宇,并坚定了他“一定要干出个样来证明自己实力”的信心。2010年,赵飞宇来到30171队独立顶岗技术员职位。面对专业技术要求高、稍有不慎就会影响钻井施工安全优质高效带来的压力,他接连数月白天努力工作,休息时间就抓紧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并成为师傅们眼中勤奋的学徒。
  2011年夏天,赵飞宇所在的井队在实施水平井作业时,因为周边分布的老井资料严重缺乏差点出现安全事故,幸亏他反应迅速并及时调整施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黄河钻井有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队里的老师傅都会倾囊相授,只要自己肯学,即便是跨专业也能在短期内实现过度。”一次次的磨难,注定赵飞宇会成为钻井技术的行家里手,他说:“技术员的一个疏忽可能造成的就是上百万经济损失,正是这样关键的岗位让我实现素质能力提升。”
攻坚克难的技术能手
  参加工作八年来,赵飞宇几乎每个春节都会在井队度过,一年中有300多天都与钻台、井架为伴。赵飞宇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同校毕业的妻子就和他定居东营,但往往一个月只能见两次面,即便妻子在河北老家生孩子期间,都没能陪伴在妻子身边。
  2014年5月22日凌晨3点,赵飞宇突然接到妻子即将临盆的消息,但是医生告诉他孩子可能保不住。这时,正在负责新井施工的赵飞宇,一边谨慎安排钻井工作,一边焦急地关注妻子情况。凌晨5点30分左右,刚交接完工作走出井队,就传来了母女平安的消息,虽然紧张的心情有所放松,但没能陪伴在妻子身边成为他难以忘怀的遗憾。
  近年来,正是传承了胜利人的优良作风,赵飞宇连续完成各类型井施工108口,并创出多个区块钻井史上的高指标、新纪录,工作第四年就成长为钻井队队长。
  2014年,在盐侧斜226井施工中,赵飞宇带领团队采用爆破切割套管修井的方式,严防安全风险,顺利克服了该井施工高难度,28天内就完成3381米井深的钻探任务,创该区块新纪录。
  多年来,赵飞宇一直坚持着总结和思考的好习惯,例如在滨644区块、胜坨区块、盐232区块钻井结束后,他详细书写了总结报告,并积极构建区域化钻井模式。事实上,用心工作既是对自我工作的总结与提升,也为后续钻井施工提供充实的基础资料。
  针对钻井现场难题,爱动脑的赵飞宇先后参与完成“顶驱灌浆接头”、“漏斗测粘仪支架”、“新型防磨套取出器”等7项科技创新成果,既推动钻井施工优质高效,还为公司创效百余万元。
精细管理的掌舵人
  2016年,赵飞宇被调整到40577队担任队长。面对“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石化金牌队”、“胜利油田产油十亿吨十大功勋队”等诸多荣誉,赵飞宇在坚持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立足钻井生产实际,带领员工强化精细管理、狠抓责任落实,努力打造基础工作实、创效能力强的模范井队。
  在清洁生产方面,该队持续推进《清洁生产项点分级管理法》,建立了《清洁生产分级管理台账》,使清洁生产已成为队上员工的习惯,有效避免了“跑、冒、滴、漏、渗”等问题。将全队划分为四个安全责任区域,通过明确分工,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形成了“人人都参与、人人都担当、安全工作没有旁观者”的局面。
  在进一步细化《三精细管理法》过程中,他以单井为创效单元,将效益工资与分解指标完成情况和岗位绩效挂钩,确保各个环节受控,让单井考核释放最大效果;通过细化成本管控,在口井施工实现工完料净的基础上,平均每口井材料费用能节省1至2万元,每年修复生产设备节约10余万元成本,并在公司单井单机、效益工资考核中一直名列前茅。
  尖刀锋从磨砺出,千锤百炼不卷刃。八年多的奋斗时光伴着轰隆隆的钻机声随风逝去,见证着他奋勇拼搏、锐意进取的绚丽青春,也见证着一个青年人在钢铁队伍中的蜕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