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脐带血为何成为当下父母的最佳选择
2018年03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脐带血临床应用案例逐年增长
  “一名9岁的患儿被确诊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母亲生二胎留脐带血为其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值得庆幸的是,新生儿的脐带血与患儿配型成功,完全满足手术需求。”相信近年来,类似这样的情况大家看到过不少,保存脐带血正在成为父母为孩子保障健康的新选择。
  新生儿娩出离断脐带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里面的血液,就是脐带血。脐带血内因富含大量造血干细胞,可媲美骨髓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脐带血发展至今,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缺陷症、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包括大众比较熟悉的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恶性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等。尤其在恶性血液病、免疫缺陷病及实体肿瘤方面的应用,正在挽救越来越多的生命。    
脐带血使用率逐年上升
  脐带血采集只有在新生儿出生的几分钟之内才能完成,错过了便无法挽回。因为一生只有一次保存机会,孩子在生长过程中一旦出现恶性疾病,脐带血便可以起到“生命种子”的作用,所以,脐带血保存机构也被称为“生命银行”。
  脐带血具有诸多优点:脐带血干细胞更原始,未受到放射、药物、毒物、病菌或其他环境污染;脐带血的采集比较容易、不具伤害性,不会对产妇及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脐带血在-196℃液氮中储存,可随时取用;用脐带血给他人移植时,排斥反应小,大大降低了因为排斥反应导致的抗宿主病死亡率。
  世界脐血库联盟数据显示:脐带血的综合使用比率超过1/10,远超骨髓库1/1000的使用率,已经成为造血干细胞临床移植术医生的新选择。
专家意见:有条件都有必要保存
  我国著名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教授说:“在治疗时,如果有病人自身储存的脐带血,我一定会选择利用其进行治疗。因为自体脐带血的基因和配型完全吻合,不会出现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和排斥现象。”他表示,从医学的角度看,保存脐带血是有价值的,家庭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决定是否保存。作为医生,陆院士希望将来更多病人在需要时能用上自体脐带血。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淋巴系统疾病中心主任医师、教授邱录贵表示:“目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应用领域已经很成熟了,除了众所周知的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外,已扩展到脑瘫、帕金森综合征、血管性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等多项疾病,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如果财力能达到,建议每个人都自存一份脐带血,这种“生命保险”是什么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