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信用卡:
着力“跨界”、“场景”深耕细分客户群
2018年04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为有效推动智慧交通建设,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充分利用自身金融及科技优势,在同业中率先推出了便捷道路通行“无感支付”产品---工银e速通。近期,首个落地项目在东营市利津黄河大桥收费站成功运行。
  记者从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了解到,“无感支付”利用了基于车牌号识别的银行信用代扣收费技术,车主只需在“工银融e联”APP上关注“东营工行”公众号,点击“e速通”绑定车牌及银行卡,就能开通“无感支付”,在车辆经过收费站时,系统自动识别车牌并完成支付,瞬间抬杆并放行车辆,车辆通过收费站的时间由原来的2-3分钟变为最快不足1秒钟,极大地缓解了通行压力,有效提升了市民的出行效率和通行体验。同时,项目投产后,可在指定车道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收费,有效降低了收费站的运营成本。
  据介绍,工商银行一直致力于金融科技发展,2015年在国内同业首发了互联网金融品牌E-ICBC,2017年E-ICBC已进入3.0智慧银行时代。“无感支付”的接入平台工银融e联就是工行重点打造的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它既是个人客户贴心的财富顾问,也能够满足各类日常缴费等场景应用。
  正是依托强大的金融科技实力,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率先在业内推出了能够实现无感支付的工银e速通。据悉,工银e速通具有极高的可复制性,适用于所有开放式公路或桥梁收费场景以及停车场等封闭式收费场景。
  记者了解到,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将继续整合内外资源,践行智慧银行愿景,以更加开放、共享的态度拥抱互联网、拥抱金融科技,大力推动互联网金融服务项目的落地,服务智慧城市的建设,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记者 张頔)

  “跨界,是光大信用卡细分领域,从场景拓展到客户需求的具体体现。”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表示,“而这种提升背后的支持就是科技,以金融科技赋能信用卡业务,将科技基因植入业务的方方面面,从系统再造到流程优化,无论是前台体验,还是后台支持,无不体现着光大信用卡科技赋能、制胜未来的决心。”
  深耕场景,以科技推动市场细分及跨界创新。光大信用卡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深耕“场景、客群、细分领域”三大市场。以“跨界”和“场景”为着力点,深耕细分客群市场,实现精准获客和场景式批量获客。例如,针对年轻客户推出B.DUCK小黄鸭主题卡、考拉海购联名卡,针对商旅人群推出龙腾联名卡、凯撒联名卡,针对观影人群推出格瓦拉联名卡、爱奇艺联名卡,针对体育和娱乐敏感客群推出冬奥会主题AR信用卡。
  关注客户,以科技提升全方位服务水平。光大信用卡基于海量客户行为及交易数据,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客户群体进行全面且完整的画像,构建全面展示信用卡业务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模型,并延伸出基于客户个性化、差异化应对策略,深挖客户潜力,为客户提供高匹配度的精准服务,力求利用科技将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精益流程,以科技建设高效运营体系。进件环节,光大银行将知识图谱技术应用在信用卡智能进件审核中,大大节省了人工审核成本;审批环节,基于2013年推出的“实时申请、实时征信、实时审批、实时贷款”的瞬时贷模式,引入大数据技术打通贷前、贷中、贷后的数据,创立了“信贷工厂”作业模式,自动审批率达到98%以上;催收环节,利用大数据平台和机器学习开发“差异化催收”模型,通过预测客户还款概率使用差异化催收策略,实现了催收成本的降低和提升潜在收入及优化客户体验的目标。
  着眼前沿,以科技保障业务全面优化升级。在业务处理方面,实现了7*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日处理量近7000万张卡和4600万个账户,保证了业务连续性;在业务风险控制方面,坚持全面、全员、全程的风险管理要求,通过对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采集、探查、分析,基于大数据分析平台,采用流计算、规则引擎、模型训练、深度学习等技术,形成对客户360度特征画像,主动侦测伪冒、欺诈行为。
  截至2017年,光大信用卡连续10年通过了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连续11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7年11月,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精益六西格玛项目荣获中国质量协会“2017年度全国六西格玛项目发表与研修示范级技术成果奖”。 (见习记者 赵婉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