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同龄人抛弃”映射扭曲的成功观
2018年04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许民彤

  近日,美团收购摩拜单车的消息刷爆网络,一篇题为《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公众号文章被广泛传播,借胡玮炜和其他人的例子,作者向读者发出警告: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仅仅三年,就把企业做成了当红的创业公司。这次收购,她可能从中套现15亿。三年前还是普通记者的胡玮炜,不动声色地走到旁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就是这样,你的同龄人正在无声无息地抛弃你,从来都不会打招呼。对此,作家兼赛车手韩寒表示,这是在贩卖焦虑,甚至是在制造恐慌,“没有赚到大钱就叫被同龄人抛弃了吗?”摩拜创始人胡玮炜转发韩寒微博并回应:“感谢。别为了流量,扭曲了价值观和美好生活。”
  这不禁让人想起前段时间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一篇文章《做一个平凡普通人,有那么令人沮丧么》,分析当下所推崇的所谓“不平凡”现象、扭曲的拜金主义以及关于所谓“不平凡”“成功”的扭曲的文化价值观念,指出我们每一个人都“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梁晓声说:“近十年来,一直所呈现着的种种带有文化倾向的流弊,那就是——在中国还只不过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阶段,在中国人普遍还不能真正过上小康生活的情况下,中国的当代文化未免过分‘热忱’地兜售所谓‘不平凡’人生的招贴画了,这种宣扬几乎随处可见。”
  梁晓声曾问一位同行是怎么走上文学道路的,他答曰:“为了出人头地,哪怕只比平凡的人们不平凡那么一点点。而文学之路是我唯一的途径。”还有一位年轻学子跟梁晓声对话时说,“如果在三十岁以前,最迟在三十五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自杀。”
  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最终,所谓不平凡的人的人生质量,差不多总是被归结到如下几点——住着什么样的房子,开着什么样的车子,有着多少资产,于是社会给以怎样的敬意和地位,于是,倘是男人,便娶了怎样怎样的女人……”各种媒体上,被反复宣扬的,即谁摆脱平凡了,就理所当然地是当代英雄;谁依然平凡着甚至注定一生平凡,就是“狗熊”。媒体近年以各种方式介绍了太多所谓“不平凡”的人士,而且,这种肯定的评价最终总会落在他们的资产和身价上。这是一种随波逐流、嫌贫爱富、被金钱左右得晕头转向的文化。它们不遗余力地去为“不平凡”的人们大唱赞歌,并且在“较高级”的利益方面与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还有俨然代表‘文化’的文化人和思想特别‘与时俱进’的知识分子,话里话外都在帮衬着造势。”这乃是中国包括传媒在内的文化界、思想界的一种势利眼病……梁晓声对当下这种社会心理、文化价值观念的剖析,令人深思。
  如今,像梁晓声所说的这种文化流行标准非常有市场,其直接表现就是造成了扭曲的成功观念的流行、庸俗成功学的泛滥,社会上充满了错误的“成功”导向,片面追求“唯成功论”,社会大众对于成功的定义越来越迷茫、混乱,“成功”的价值标准扭曲变形为赤裸的功利,甚至,为了所谓的“不平凡”“成功”“走红”,可以不需要原则、不择手段。对此,梁晓声指出:这是漠视甚至鄙视和辱谩平凡人之社会地位以及人生意义的文化倾向,是反众生的,是与文化的最基本社会作用相悖的,是对于社会和时代的人文成分结构具有破坏性的。
  所以,我们必须牢记的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真相是,而且必然永远是——牢固地将普遍的平凡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确立在第一位置,且不允许它被其他任何因素动摇或颠覆。这乃是古今中外的文化的不二立场。”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如何度过,可以追求成功,也可以甘于平凡。就像韩寒所说:“很多人也都在努力干活、认真生活,成功的定义绝不只是套现几亿十几亿。身价千亿的首富,面对一个园丁、一个美编、一个程序员,都不存在抛弃不抛弃的关系,时代里不同人就是有着不同的分工和命运,也各有不同的幸福。安于现状或不甘如此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内心意愿,他人不可强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