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声音就能“诊断”发动机故障,山推高级技师李红强——
27年钻研,练就技术“多面手”
2018年04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一线干了20多年,李红强成了岗位上的“多面手”。
     [
开栏语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掀起“三次创业”新篇章、迈入蓼河新区新时代……如今的济宁高新区春意盎然,离不开无数新老高新人的共同奋斗。他们扎根企业、社区、农村……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岗位不同,相同的是他们对本职工作,以及高新区这片热土的热爱。
  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本报特推出“歌颂新时代,寻找身边最美劳动者”专题,用镜头记录,用墨香渲染,传递这些基层“最美劳动者”的声音,学习榜样的精神,凝聚奋进的力量。
  ]
  本报记者 孟杰

  27年前,18岁的李红强从山推技校毕业,成为原山推装配分厂的一名装配工人。从看见推土机各种零部件就两眼一抹黑,到现在只听声音就能辨别发动机的故障位置,李红强练就了一身本领。虽然现在到现场维修的次数少了,但遇到啥问题,现场的维修工人第一个想到的,仍然是向经验丰富的“多面手”请教。

  徒弟前线遇难题
后方师傅及时支援

  “老师,这台推土机可以判断是电路出了问题,但具体是哪里我排查不出。”接到远在云南维修现场徒弟李培龙的电话,李红强就立即向研究院要来了出故障推土机的电路图,与在现场的徒弟进行实时通话,一处一处进行故障排查。
  “这台推土机是去年刚推入市场的一款DH17全液压推土机,电路图比较复杂。”虽然是新机型,也不在维修现场,徒弟所指的推土机故障还是没有难住这位在基层工作了27年的“多面手”,经过故障排查,李红强很快就将故障缘由锁定在了推土机的手油门上。
  对于这些在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李红强都会将他们详细记在自己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出现故障的机型、故障原因、注意事项。这些问题,在新一期的员工和代理培训课上,都是可以用来好好讲讲的课堂案例。
  虽然现在李红强的工作不再是奔波于各个维修现场,但各个现场少不了李红强的“影子”。作为公司的一名“老技师”,李红强的学徒们遍及全国各地,有谁在现场遇到了维修的问题,第一个想到的也都是联系李老师。就连国外的客户,现场施工作业中遇到啥问题,也都会第一时间向这位中国的推土机百事通讨教。
  有着20多年的一线装配和维修经验,现在李红强主要负责保修业务索赔以及培训工作,累计培训过的学员已经达500多人次。不定期还会对国外代理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主要讲解发动机、变速箱、变矩器、液压等零部件的原理及维修方法。
20多年基层经验
练就一身好本领

  算上今年,李红强已经是一名在一线工作了27年的“老员工”。1991年一起从山推技校进厂的8位同学,现在还和李红强一样活跃在一线的“技工”,就只还有他一个。
  1991年,从山推技校毕业后,李红强被分配到原山推装配分厂,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装配工人,负责推土机整机的组装工作。“一台机械,我们看到了的零部件就有几千种,加上内部我们看不到的得有上万种。”虽然有在技校学习的理论基础,但面对装配车间的这一台台庞然大物,李红强当时也是觉得“两眼一抹黑”。
  跟着老师从一个小螺丝钉开始学习,从部装到总装再到对整机的调试和组装,李红强很快就成了装配车间里的“多面手”。“当时在学校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刚参加工作那会,什么都要从头开始。”李红强说,现在自己记录工作笔记的习惯,就是那个时候养成的。“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把遇到的问题都记在本子上,多翻几遍肯定能记住。”从每一个零部件的名称记起,李红强逐渐熟悉了每一个工种。
  因为有着丰富的装配一线的工作经验,2001年,李红强被从装配分厂调到了现在的售后服务支持部,开始了14年的在外奔波。辗转在各个施工现场的这14年,在李红强看来,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在各个维修现场,让李红强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好本领。
  “通过简单试车,能对推土机核心传动部件的故障进行判断,发动机的故障部位也可以通过简单的观察排气颜色和听运转声音进行准确判断。”凭着过硬的绝活,李红强多次在公司的技能比武中获得“金蓝领”的称号,并在2017年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了“济宁市技术能手”的称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