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纠结事情不打结
2018年06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陈连祯
  今年四月初,家人忽得忧郁兼失眠症,整天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
  近月来,内人面无表情,郁郁寡欢。找了台大西医投药,又找中医高人问诊,中西并进,吞了胶囊,兼服药粉,才昏昏然入睡。白天还是无精打采,整日闷闷不乐,一改过去哗啦啦说个不停又爱插话的坏习惯。好友同学聚会,见她魂不守舍,无不骇异,纷纷推荐名医相助。相谈之间才发现,亲友间无不受过高等教育,罹患现代文明病的却为数不少。
  最近重读了《史记·高祖本纪》,才知道刘邦那么厉害。人人都知道他是个乡里的“无赖”,没有生产的本事,父亲刘公根本不看好他,在家里也就没有地位;亭长地位卑微,上司常常当众揭他的底细;大嫂也歧视他“无赖”。可是他的心里却不纠结,照样天天过着他的小日子。
  刘邦“好酒及色”。他有请必到,不请也自来;来到酒席,有请必喝,无请也自己喝起来。有时兴致来了,自己跑去老妇开的酒店聊天,不能免俗地留饮下来,朋友闻风而来共饮,一开心难免会醉酒。醉了也无妨,就地醉卧,也很自自然然,毫不扭捏作态。这般的“无赖”,形象实在不怎么好看,而他自己却怡然自得,倒也受人欢迎。
  他的第一个官职是亭长。有一天宴客,他又不请自来,到了迎宾宴场合,身无分文,却大声说大话,声称贺钱上万。现场被他的上司萧何毫不留情地吐槽、爆料。刘邦却丝毫不以为意,并没有反驳,也没有回避,更不会与人争执起冲突。
  刘邦面对挫折,一向不会在意。那天晚宴,他受到了主人的欢迎,又得到吕公的青睐。那时他早已超过了适婚之年,却得到吕公的赏识,还把吕家大千金吕雉许配给他。为什么呢?刘邦相貌堂堂,说话大有气象也!
  后来楚汉相争,他屡败屡战,还是不以为意,不认为是挫败。即使一时难过,难过也不会过夜。例如彭城惨败,兵败如山倒,刘邦抱头鼠窜。逃了一阵子,休息一下,他居然回过神来了,立刻请教张良,要如何收拾项羽,如何才能收复失地。他的心情转换未免太快了,再难过的事,也只是停留半天的光景。刘邦的本事就是很会快速收拾负面心情,转为找人出谋划策,思考如何转败为胜。刘邦的心情永远不会纠结,因此跟随他的人办起事来才不会“打结”。
  现代人的物质生活享受,远比当年刘邦好过太多了。然而却有许多载不动的忧愁,成天为了婚姻、为儿女孙辈、为了财富而郁郁寡欢。我们不如找刘邦学解方,他生活自在,天天随性过日子。他天生爱人,有长者之风,做事全在无可无不可之间,能力也在材与不材之间。刘邦随遇而安,凡遇有困顿,先放下再说,放下又放下,放掉心情的纠结,放下过去的一切,重新过自己的日子。即使面对退无可退的压力,他也不以为意,与压力共处同行。
  面对别人眼中不可承受的失败、挫折,甚至公然讪笑、出丑难堪,他都一笑置之,完完全全地放下来,全然不会被一时的情绪所绑架。这样过日子,哪里还会有忧郁失眠的空间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