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转入仓
2018年06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大型收割机联合作业,在麦田上画出整齐的轨迹。
  收割机将麦子卸入铲车。
  农机手们在田间地头随便吃两口,赶紧干活。
  铲车将麦子直接装进货车运入仓库。
     6月中旬,田间乡野,正午的阳光正烈,兖州区兴隆庄一条乡间小路边,几位农民在树荫里围坐在一起,大口吃着海碗里的菜肴。匆匆吃完最后几口,赶忙跨上收割机,两旁金灿灿的麦田,正等着他们去收获。
  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几台收割机如同跨入战场的战车一样,从几个方向涌入麦田,身后只留下短短的麦茬。没一会儿,收割机“酒足饭饱”,围拢在等候多时的铲车前,金黄的麦子倾泻而出,转眼就装满了货车的车厢。
  “这里大约有400亩地,当天下午必须全部收割完,然后‘转战另一块麦地。”兖州区有名的种粮大户刘洪广笑着说,与其说他是“种粮大户”,还不如说是“管粮大户”。当年靠着种植自家的几亩良田,刘洪广研究出了一套效率很高的种粮模式,于是通过托管的形式,开始帮助周围的乡亲们打理田地。
  逐渐打出名气的刘洪广,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托管的土地已经不局限于兖州区,“周边县市区都有,外省也有。”刘洪广掰着手指头算了算,现如今经他手种植、托管的土地超过了20万亩。在他的打理下,土地增产、效率提高、农民增收,刘洪广成了地地道道的“新农人”。
  图/文 本报记者 李岩松 汪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