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古籍“开户”
普查工作唤醒14万册未编古籍
2018年08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普查志愿者在成堆的古籍中翻阅资料。
  志愿者向省图专家请教古籍版本问题。
  被炮弹碎片击穿的古籍。
     堆积如山的古籍、残损泛黄的纸页、难以辨认的字迹,这个夏天在山东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40多名古籍普查志愿者抚触着古书,细心登记万余本古籍的信息。如果不是这次普查,这些古籍依然会沉睡在书库中,没有“身份”、没有价值,没人理会它们的存在,可以说,古籍普查唤醒了它们。

  文/片 本报记者 许建立 

破损古籍中
惊现弹片

  刘泽琳是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古籍所的研究生,这个暑假是他第二次参与古籍普查志愿活动。作为古典文献专业领域内的学生,在他看来,每次来山东省图书馆参与古籍普查志愿活动都特别令人兴奋,“有一种触摸历史的感觉”。
  不过最兴奋的一次,还是打开一套书后发现里面藏着一块炮弹碎片,八册书均被碎片撕开了一道口子。“很震惊,铁碎片摸上去很锋利,夹在被破坏的书页里。”小刘说。
  山东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馆员王珂也曾遇到类似的情况,他回忆说,去年普查一套丛书时发现了炮弹碎片,一函书直接被炮弹碎片击穿。“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古籍遭受破坏,特别是在战乱的时候,这两块炮弹碎片就是有力的证据。”王珂表示,普查时遇到这种情况,会在《未编古籍普查底单》中记录下来,并保留原貌存放。
  志愿者在翻阅古籍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书签之类的东西,有荷花瓣、邮票、信札、日历等。“原来古人看书跟我们有很多相同之处,也爱往书里夹放一些自己喜爱的东西,每次翻到这类东西,就有一种穿越时光之感。”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修复与出版专业的运宜伟说。不过,令志愿者们最兴奋的是能从这些未编古籍中发现善本,特别是宋刻本、明刻本。
最关键的
是古籍版本

  山东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研究馆员杜云虹介绍,山东是孔孟之乡,古籍数量多,目前省图约有70万册历史文献,其中有14万册未编,已编的普查工作早已完成,现在就剩下未编的了,去年整理了3万多册。“得先知道馆藏未编的是什么书,通过普查不仅摸清全省古籍文化遗产家底,而且能为古籍的开发利用提供便利。”杜云虹说。
  在填写登记信息时,最重要的是搞清古籍版本的问题,比如刊刻年代,是初印本还是翻刻本,是足本还是选本等,这直接关系到古籍普查的质量。
  山东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副研究馆员李关勇负责普查志愿者的培训工作,他表示,古籍普查是个“知识密集型”的工作,需要专心细心,在登记过程中,必须做到登记信息精准、规范。
  在一张《未编古籍普查底单》上,记者看到需要登记的信息包括索书号、书名卷数、著者、版本(批校题跋)、册数、存卷、行款、钤印、其他等信息。志愿者们进行初步的登记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审校,确保普查质量。
  对于古籍编目,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古典文献学教授刘心明表示,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需要我们去挖掘出来,才能发挥其价值,要挖掘古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首先需要了解那些沉睡的古籍,也就是要为古籍编目,先让古籍有个“身份证”,有了目录,读者们就可以了解古籍的存藏现状,获知哪些文化方面出过哪些相关的古籍,然后按图索骥,找来自己感兴趣的书去研究。
古籍普查需有
“大数据思维”

  对普查古籍进行编辑目录,只是普查过程中的手段,其最终目的是要形成权威、高效的古籍数据库,为古籍“活起来”、服务学术研究搭建平台。目前,国家图书馆已发布“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成为查询古籍的重要数据库。
  《山东省“十三五”时期古籍保护工作规划(2016-2020年)》也指出,“十三五”期间,通过深入实施古籍普查工程、古籍展示工程、古籍标准化工程、古籍修复工程、古籍数字化工程、古籍人才工程六大工程,全面提升我省古籍保护工作水平,并力争2020年建立“山东省古籍书目联合数据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在古籍目录方面将大有作为,古籍保护迎来新机遇。”刘心明认为,未来古籍编目工作有两个趋势值得注意:一是目录数据库的建设将会越来越重要,二是联合目录的编纂将会越来越重要;前者是因为技术的发展,后者则是一种在认识上的跟进。
  刘心明表示,今后的古籍编目工作中要有“大数据思维”,因为编目肯定是针对某一馆藏品展开的,但是,除了那些极其稀缺的孤本,古籍大都是分藏各处的,如果我们能够掌握某部或某类古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收藏情况,就可能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汉学研究产生新的关注点。

 □相关链接     
古籍普查11年了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古代文献典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现代人看书,古人也看书,时过境迁,古人看的古籍去哪儿了,现存多少部古籍?这个问题至今没有答案。由于诸多原因,现存古籍底数不清,不可再生的古籍老化、破损严重,亟待用更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使用,因此开展全国性的古籍普查势在必行。
  古籍普查,是全国古籍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中心任务就是通过为每部古籍开通“身份证”,摸清古籍“家底”,即回答“目前全国现存多少部古籍”的问题,并建立古籍总台账。
  据了解,这项工作始于2007年,至今已经开展11年了,普查登记工作范围为我国境内各收藏机构或个人所藏,产生于1912年以前,具有文物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献典籍,包括汉文古籍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以及甲骨、简帛、敦煌遗书、碑帖拓本、古地图等文献。
  为加快普查进度,2015年,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决定发起中华古籍普查志愿服务行动,省图的40多名志愿者正是因为普查志愿服务行动相聚在一起。
  普查工作开展至今,已有省份完成,以浙江为例,2017年9月29日,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首次公开发布《浙江省古籍普查报告》,全面总结全省现存古籍的数量、价值、分布、保存状态等情况,这意味着浙江已基本完成古籍普查工作。
    本报记者 许建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