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国里的小大人们
2017年1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安 妮(专栏作者)
  好吧,开篇我先作一个说明,这个小人国不是我故弄玄虚想出来的,而是套用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的话,意思是相对于成人而言的孩子们。那么,另一个意思也就很好理解了,那就是儿童的世界里,那些像成人的孩子们。
  绕来绕去,也是一时好玩,毕竟我不是教育家,也不想凭一己之念,胡乱给孩子们贴标签,正如我之前采访过的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所说,“你能说土豆和苹果,哪一个更好吗?”但山东的方言确确实实有“小大人”这么一说,可见,这样的事实由来已久。
  为什么会劳心费力想写一写“小大人们”?也是源于我家小C和她的朋友们遇到的烦恼,他们几个孩子当中,有“开心果”,有“小白兔”,有“小馋猫”,有“小花狗”,都是孩子们自己起的外号,“猫”啊“狗”啊,见面叫得亲亲热热,我倒从不干涉。
  但是,他们的朋友里有一位严肃的“小大人”,这个孩子动辄以成人的语气呵斥他们,“给别人取外号没礼貌!”或者,要挟大家一致冷落某一个孩子,“都不许和她玩!”最可怜的是那位“小馋猫”,被“小大人”声色俱厉批评,“爱吃零食是坏习惯!就你贪吃!”
  老实说,“小大人”说的都没错,在周围家长看来,这个孩子特别有礼貌,特别懂事,甚至特别有眼色!平常,我们很多家长,不也是这么教育家里的孩子吗?“要有礼貌”,“不要吃那么多零食!”“某某孩子太调皮捣蛋,你少和他玩!”
  可是即便如此,“小大人”也遭到了孩子们一致的反抗,小C的一位朋友马上要过生日了,心直口快的小姑娘直接就说,“我过生日不想邀请某某,她老管我,她又不是我妈妈!”小C也很烦恼,因为“小大人”也一再板着脸批评她“不机灵!”
  我这个做妈妈的听了,也是哭笑不得,几岁的孩子,也有一堆的烦恼,但我相信他们自己能处理好,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打算自作聪明,发表我的高见。倒是小朋友们的妈妈们七嘴八舌纷纷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让我又想起了另一个像“小大人”的孩子。
  有一个妈妈说,她孩子的班里,有一个特别模范的孩子,一举一动像个“小大人”,老师们呢,也成天拿这个孩子举例子,要求别的孩子,“你看看人家某某的坐姿!”“某某的作业你们好好学学!”那个孩子我也认识,从小就一副大人的老成模样,别的孩子会一起疯跑,一起闹着玩,只有她,懂事得让人心疼。
  还是借用陈鹤琴老先生的话吧,他说,我们应当尊敬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陈鹤琴老先生是留美硕士,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的本土幼儿园——南京鼓楼幼稚园,是现代儿童教育的先驱。老先生的很多教育理念,到现在我们看了都为之汗颜!
  “小大人”的孩子,不是说她不好,而是发自内心地疼惜他们,那么小就失掉了烂漫和天真!也近乎是失去了童年一半的色彩!他们过早地融入了成人的世界,按成人的标准去说,去做,去想,也就过早地失去了孩子们应有的无限可能。
  陈鹤琴老先生主张“活教育”,首先就是“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让他自己去想”;“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让他自己去做。”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完全可以按照他们自己的天性,长成一株土豆或一株苹果,而不是成人的翻版。
  最后,愿我们的孩子们都能按照他们自己内心的愿望,朝气蓬勃地成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