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多个项目,致力脱贫富农
——记济阳县自来水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刘刚修
2017年1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5月13日,公司物业办公室工作人员到孙耿镇董家村进行创卫大扫除。  王秀莲 供图
     济阳县自来水公司刘刚修自2015年8月来到孙耿镇董家村担任“第一书记”后,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饮水条件得到改善,村内环境得到提升,多个项目被引进,集体收入逐渐增长,村民越来越幸福。
  本报记者 梁越
通讯员 王秀莲

申请资金
改善村民饮水条件

  2015年8月,来自济阳县自来水公司的刘刚修担任孙耿镇董家村“第一书记”,迅速地进入了角色,时常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摸清村内情况,制定帮扶计划,积极落实帮扶项目。
  为了进一步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2016年4月,刘刚修积极向自来水公司党总支筹措扶贫资金10000元,实施了村内环境提升改造绿化广场工程。
  看着村里的老老少少在崭新的广场上跳起了中国大秧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刘刚修也更加坚定了他要为这个村继续做好事、办实事的决心。
  随后,刘刚修从村委会班子那里了解到,低保贫困户尹修生年逾花甲,独自生活。刘刚修急老人所急,想老人所想,积极联系县建管局申请扶贫资金3万元。5月份,为老人盖了3间砖瓦房。
  为了改善村民的饮水条件,2016年8月,刘刚修积极联系水务局党委,投资15万元,实施了董家村自来水提升改造工程,目前该工程已全部完工,确保了村民们的饮水安全。董家村变化如此大,被济南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2017年度市级文明示范村。
加强党建
培养后备力量

  一个村庄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班子,为此,刘刚修把强班子、带队伍贯穿帮包工作全过程。董家村的村两委班子比较团结、干事创业能力也较强,但支部书记年龄偏大,更加注重培养年轻后备干部,切实做好董家村的党建工作。
  同时,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刘刚修注重做好发展农村优秀青年入党工作,推选积极分子1人,物色培养村后备干部,及早发展、培训董家村两委班子接班人,更好地服务村集体,积极协助做好今年董家村“两委”换届工作。
  刘刚修还加强基本制度建设,“第一书记”要把深入基层、联系群众、调研走访等工作开展情况如实记录到《工作日志》中,主要包括贫困村需要解决的现实困难和问题;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
  为改善董家村村容村貌,树立新型农村形象,今年4、5月份,刘刚修还安排公司物业办公室工作人员到董家村进行卫生大扫除活动。通过该工作的开展,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
引进项目
增加集体收入

  为增加集体收入,刘刚修与村两委积极争取引入光伏发电项目,带领村民第一时间落实完成土地整平以及清障工作,目前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投入运行。
  为尽快让村民脱贫,刘刚修积极联系资金,经过县统战部、自来水公司、3家扶贫企业共同投资56万元,建设村民种植大棚项目。目前,该项目已投入使用。
  此外,为做好村内重要街道排水,便于村民出行安全。刘刚修积极联络资金11.4万元,在村内铺设管涵水泥管道600米,污水井32座,目前该项目已经完工验收。
  据悉,董家村原有4座生产桥,因年久失修,不能满足村民生产需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经过积极协调争取,县水务局投入资金10万元对村内生产桥进行整修,目前工程已完工。
  刘刚修根据董家村的实际情况,经过与村两委的精心谋划,积极筹集资金7万元,成立了种植合作社,种植枣树110亩。
  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12月2日,在村内安装净水机1台,每户村民发放净水桶1个,让群众喝上健康的纯净水。
  回顾两年来的“第一书记”生涯,刘刚修心里是满满的幸福感,今后将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全心全意为董家村的群众服好务,让贫困户全部脱贫,让村民们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