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医院、引人才中医药综改试验区加速
2017年1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2月7日讯(记者 台雪超) 李沧、市北、崂山成为3个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市),青岛组建了由37家单位组成、总床位数达10084张的大型中医医联体——青岛市中医药发展集团,胶州市中医医院也在加紧恢复重建。
  7日,青岛市中医药管理局通报了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暨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进展。2017年,青岛遴选三个区开展中医药综合改革的先行先试。目前,李沧区建成了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市北区启动了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大健康产业园,崂山区以公助民办的方式建立了一所公益性的民营中医医院。
  实施中医药综合改革“十百千万”工程,引进优质中医药资源、优势中医药学科(团队)、优秀中医药人才。柔性引进建立了包括8个国医大师工作室在内的56个知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建立了全国知名中医药专家门诊“杏林苑”;市政府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完成了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建置审批、内部装修、人员配置等筹备事宜,2个泰山学者团队即将进入。
  整合中医药资源,组建了由37家单位组成、总床位数达10084张的大型中医医联体——青岛市中医药发展集团,胶州市中医医院加紧恢复重建。全市累计建成国医馆114个、高龄夫妇孕育调养指导门诊16个、中医专病(专技)特色门诊152个,全市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85.2%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0.2%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达4个,有3个区率先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实施“三经(经典、经方、经验)传承”战略,培养传承型中医药人才。实施“中医药+”战略,将中医药和养老、旅游、文化、养生结合,建立了5个中医药旅游基地、4条中医旅游点(线),建立了“海青茶”、“玫瑰小镇”等特色小镇;打造了7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开展养生保健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学校活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