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农商银行
“转、调、扩”贷动新旧动能转换
2017年1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当前,我国经济金融正处在结构转型期,德州农商银行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牢牢把握全省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大战略,围绕“转方向、调结构、扩总量”,寻求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贷”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转方向,确立“大转型”信贷模式
  一是加快培育新动能。该行围绕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信贷结构调整,优选“高、精、尖”产业,重点扶持“四新”企业,着力加强对制造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升级产业的资金支持,积极拓宽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促进制造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体质增效、由大变强。二是加大优质项目支持。把握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三航”企业培植计划的有利时机,制定《关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工作实施细则》,深入开展进走访“增提创”活动,结合“三航”计划做好与企业、优质项目和园区的深入对接,实施名单式营销,大力推进科技金融、小微金融、“三农”金融发展。三是金融服务供给侧。抓住融入京津冀“德州路径”和大力建设“京津冀农产品供应基地”的机遇,制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扶持有潜力的农业龙头企业构建全产业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支持打造“一批基地、一批品牌、一批特色”。目前支持涉农信贷投放54.56亿元,较年初增长4.17亿元。

调结构,确立“大零售”经营蓝海
  一是明确“大零售”业务战略。明确了公司业务部、小微贷款中心、个贷营销中心和农区网点,打造现代零售银行的核心,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特点,营销不同的信贷产品,加大对农户、城镇居民和小微企业等零售类客户的贷款投放力度,在发展中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二是转换市场定位。往“普惠金融、零售业务、家庭银行、创新创业”上转,持续加快“家庭银行”业务推广,大力推广“家庭亲情贷”,采取家庭资产、家庭成员担保等方式,加大对个人消费、个人经营类信贷支持力度;以“小、快、简”为原则,再造业务流程,新设立贷款审查审批中心,对小额度、优质客户采取“批量化”审批,提高办贷效率。三是围绕“增户扩面”作文章。瞄准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零售类贷款,涵盖种植、养殖、批发零售、制造、运输、餐饮等有关产业,围绕特色农业、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农业新兴业态,创新产品服务,提供供应链融资、订单融资等金融服务。目前发放零售类贷款余额18.65亿元,较年初增长6.36亿元。

扩总量, 确立“大网格”营销战略
  一是客户精准画像。结合“深度四扫”,构建“网格化管理”客户信息数据库,通过划分商圈,“地毯式”扫街采集,依托“挎包银行”系统,实施“一户一档、精准营销”的策略,整村推进开展了“幸福家庭——惠农贷款进村庄”活动,实现对客户信息的实时采集、实时录入、实时维护,目前共走访建档16475户。二是服务精准定制。围绕民生项目建设导向,有重点地支持优质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等;同时,在现有的“家庭亲情贷”、“鑫悦”系列信贷产品之外,积极研发零售信贷新产品,目前包括“商贷通”、“薪贷通”、“鑫创贷”、“生意贷”等20余款,不断提升服务创新能力,研发快速、灵活、高效的信贷产品。三是渠道精准建设。着力发展“线上+线下”金融,秉持“互联网+”思维,大力推广“智e购”+“融合支付”+“扫码付”,围绕“交易+生活”支付生态圈,把客户资源、业务营销、产品推介、支付手段、生活服务串联起来,将合作企业、零售客户特色产品入驻“智e购”商城“德州馆”并加以推广,开展丰富多彩的1元购、秒杀、感恩回馈等优惠活动内容,研究异业合作、跨业联盟,增加增值服务项目,增强客户体验。目前智e购商城商户入驻139户,订单交易19175笔、金额111.03万元。
       (孙海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