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孩子培训班里度六一
“减负”也许是儿童节最好的礼物
2018年05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5月30日讯(记者 路龙帅) “拖着沉重的书包,每天放学后还得到辅导班继续上课,好不容易有个周末,一半以上的时间却是在特长班里度过。”今年面临小升初的昊昊,每天的课余时间都被占用。“减负”对于昊昊而言,也许是这个儿童节最好礼物。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昊昊的妈妈陈女士有些纠结和焦虑,小学最后一个儿童节,能够去游乐园玩是孩子最期待的礼物,但为了能够上一个好的学校,她认为上辅导班培训似乎更是孩子的当务之急,为此,儿子的课余时间几乎都被占用。
  然而,与陈女士心态相对应的则是火热的教育培训市场,如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遍布城区各个角落,尤其是中小学附近,比比皆是。
  5月30日下午,恰逢天衢东路小学放学时间,记者看到,有不少学生在放学后直接走进了学校附近的一排沿街门市楼里,该门市楼从地面到外墙,贴满了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宣传资料,“小升初”等字眼格外显眼。
  在楼内的一家培训机构里,记者看到该培训机构的招生范围包括幼儿园到初中共10余个班级,近200人,尤其是周末班更是排得满满的。据该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王女士介绍,他们是一所连锁机构,五个校区共招了千余名学生,最小的刚5岁,读幼儿园大班。
  “参加培训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想让孩子能上一所好的学校或重点班。”王女士说,“也有家长单纯是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因为基础不好。”
  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少孩子表示花钱上培训班是父母对自己的好意,但却忽略了他们的感受。“上辅导班是爸妈安排的,我不太喜欢。”欢欢说,上辅导班确实成绩有所帮助,但学习压力和负担却越来越重。
  课外培训是把“双刃剑”,对孩子成长的利弊也一直备受争议。然而,有些家长因“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逐渐陷入盲目跟风当中,这也无形当中给孩子增加了生活负担。
  以培训机构中常见奥数班、英语班为例,这种专业的培训班并不是适合每个孩子。家长如果违背孩子的学习意愿,盲目地将孩子送到类似培训机构,对于孩子的进步可能会适得其反。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心理需求缺乏关注和了解,就会出现跟风式的报名培训现象。”市区一公立学校从事多年小学教育的张老师称,孩子成长和教育都有规律可循,最好的教育应以孩子兴趣为导向,注重均衡发展,而不是盲目跟风。而在教育培训方面,最重要的是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而不是“填鸭式”“强迫式”学习。
  张老师称,孩子的成长分年龄和阶段,应根据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和自主权,家长只是孩子生活的辅助,而不是强势入驻或主导,应给孩子更多空间释放天性。
  “课外培训的目的不只是分数,更在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张老师说,并不是所有培训都是负担,需要理性看待,既不能“一刀切”,也不能忽略问题,理性地为孩子减负很重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