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家企业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优势
他们在“绿色经济”中寻新商机
2018年09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鹤来香食品有限公司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周惠娇 通讯员 刘勇 郑伟

  绿色是乡村的本色,更是乡村振兴的底色,如何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山东鹤来香食品有限公司和金乡县京信种植专业合作社,找到了其中的商机。

  舍弃高薪回乡创业
他改变农村产业

  在鱼台县王庙镇古李村,80后大学生李小刚的名字,无人不知。这不仅因为他放弃在青岛年薪百万的机会,毅然回乡创业,还因为他是“三农”的实践者和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毕业后跟朋友一起在青岛即墨合伙成立了一家机械制造公司,一年间,公司就盈利100多万元。”李小刚回忆说,虽然物质条件达到了,但农村孩子想真正融入大城市却很难。在李小刚看来,想要改变命运,可能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改变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
  后来,李小刚放弃了青岛优越的工作条件,回乡成立了山东鹤来香食品有限公司。以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及深加工品为主要产品,借“互联网+”的大趋势,开始运作产品线上销售。
  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为此,李小刚琢磨出“五步走”模式,把涉农企业建在农村,通过企业给社会提供绿色健康食品;整合土地,给企业提供绿色健康原材料;提供就业岗位,让农民变成新型农民工人;农民一旦变成新型农民工人,就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田园城市),让农民不走出农村就能过上城里生活;成立大学生创业联盟,带动全国各地大学生回乡创业,复制发展模式,让更多农民不走出农村,就能过上城里人生活。而这样系统的“五步走”模式,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发展至今,年销售额已近3000万元,给当地老百姓提供就业岗位60余个,整合当地土地2000亩。
  “目前,除了带动我们村及周边村村民就业,每年都会有一批大学生来到这里实践学习,也有很多暑假工来锻炼自己。”李小刚说,自己愿意给村民及学生们提供机会,让他们意识到在农村照样也可以实现梦想。
逆向思维闯市场
社员腰包鼓起来

  “原来农村有句顺口溜,‘庄稼活最好学,人家咋着咱咋着’,现在要是还按老思维种地那就只能等着赔钱了。”在金乡京信合作社总经理刘青峰看来,现代农业要向技术要效益、向融合要效益。京信合作社在金乡县建立13处为农服务中心,社员已发展到2.6万余户、近10万人。
  他们利用合作组织规模优势,从厂家直接订购农资,把各级批发商的利润返给老百姓。与此同时,合作社每年为社员提供先进的农机、植保等服务。同时,还开办了“云农网”开辟电商渠道,解决老百姓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目前,社员平均收入比非社员高出9%。
  说起金乡县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金乡大蒜”,京信合作社改变传统单一种植模式,尝试种植“京信红”冰桃、“京信红”朝天椒,实现了更多经济作物的突破。“过去早熟农作物往往能卖个好价钱,反过来想一下,晚熟品种是不是也受市场青睐。”刘青峰说,这种逆向思维再次让社员们腰包鼓了起来。
  “这个品种个头大,口感甜、脆且不裂果,最大的特征是晚熟,错过瓜果上市旺季,冷库可储藏至元旦、春节,收益较高。”刘青峰说,冰桃成果时,单个桃的重量能达到1斤多,行情价格能达到7元/斤,礼品盒包装在网上销路供不应求。以兴隆镇社员张为云为例,她种植了3亩多的“京信红”冰桃,并在桃林中养鸡,仅这两项收入,一年纯利润就可达到两万元左右,真正体会到了逆向思维种植带来的福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