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非遗”,您可以带走可以吃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昨在济南开幕
2018年09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现场绘制潍坊风筝。 王鑫 摄
     13日,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开幕。八大主题展区、五大活动板块,让观众近距离观赏“活态非遗”,同时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云集泉城,展现非遗精华。

  本报记者 刘雅菲

参观者也可在指导下
现场创作一件作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两大全国性节会之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每两年举办一届,自2010年起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本届非遗博览会采用“一馆多点”的办会形式,让非遗走近大众,贴近生活。
  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为此次博览会的主展馆,现场活动分为五大板块,包括展演、展览、比赛、体验和论坛。展会期间,各类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在主展馆前广场,部分广场、公园轮番上演,带动济南市民参与其中;八大主题展区集中展示近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成果;来自全国的200余位传统工艺传承人和从业者,将参加传统工艺比赛的决赛,带来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非遗技艺表演;在互动体验区,参观者可以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创作一件独一无二的作品,创造“可带走”的非遗记忆。
  本届非遗博览会还将深入城市社区、乡村、学校、公共文化场所、景区、商场等,开展“非遗社区行”“非遗校园行”“舌尖上的非遗”“非遗的世界”等系列活动,打造济南人身边的非遗博览会、全国人民看得见的非遗博览会。100支演出队伍,深入300多个社区进行展示展演;25所学校开展剪纸、曲艺等校园传承成果方面的展示和评比,“非遗进校园”教材(一套四册)发放至学校;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家中华传统老字号饮食企业进驻高新区万达广场,让参观者品尝“舌尖上的非遗”“可吃的非遗”;“非遗影像展”调集珍贵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影像资料70余部,在各区县场馆展映,展示一个魅力无限的“非遗的世界”。
川西运来竹子
建成错落有致的竹林

  这一场非遗博览会带给人的惊艳从展馆外就已经开始。从千里之外的川西运至泉城的2000多根竹子“拔地而起”,以穿斗式木架构的形式搭建成一片错落有致的竹林。
  除了独具匠心的外围空间营造,设计师还借鉴移步换景的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为主展馆特别打造了一个高科技“序厅”,就像一篇文章的精彩开头,引人入胜。
  步入主展馆,一个蓝色桥形阶梯映入眼帘,令整个展览“犹抱琵琶半遮面”。缓步登上阶梯或从两侧绕行过去,会突然感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一个开阔的“半围合空间”豁然出现:古朴别致的亭子、曲折环绕的回廊,让人仿佛置身园林;两艘气势磅礴的湖畔龙舟,停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波光荡漾、白墙灰瓦间,京剧刀马旦演员粉墨登场……
  主展馆的主题展区在布局上亦打破常规,不再按照省份进行划分,而是按照传统工艺展览项目,分成织绣印染、陶冶烧造、编织扎制、制茶酿造、印刷刻绘、家具文房、中药炮制、雕刻塑造八个主题。这种布局突出了非遗博览会的整体性,也体现出非遗特色和专业性。观众可以在同一场馆观摩和体会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之间的风格和技艺差别。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