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干旱致使部分玉米苗旱死 
数千亩玉米受旱严重,农民伏天高温下抢浇地
2015年07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有的农户没有及时浇水,玉米苗长的又矮又小,几乎没有生长。
   文/本报记者 赵松刚 片/本报记者 孙国祥
  14日,寒亭区寒亭街道吴官庄村的村民张先生反映,连日的干旱天气致使新种的玉米面临绝产威胁,不少玉米地的秋玉米已经种上20天,然而至今没发芽已经旱死绝产。记者调查发现,包括吴官庄村、南营村等一些周边村落,因为灌溉水源单一,数千亩玉米地受旱严重。
  全村玉米地
只能靠井水浇灌

  14日,寒亭区寒亭街道吴官庄村的张先生向本报反映,按照时令,他们村内的村民在收完小麦以后,于6月底将秋玉米种在地中,“在种玉米以前需要先浇一次水,然后到了多雨的季节,一般不用再浇水。”然而今年的情况却极为的反常,种完玉米后几乎没有下过一场救急的雨。 
  不仅是吴官庄村,周边的许多村子都经受着持续干旱给玉米地造成的巨大威胁。“现在每天几乎所有的井都被村民占用,一天到晚24个小时不会停下来。如果再不下雨的话,地下井水也要被抽干,到时候玉米可能全部要绝产。”张先生说,最近的几天里,依旧没有下雨的动向,村民充满了担忧。
  “我的玉米地的南头有一条引黄河水的干渠,但是最近一段时间都是干涸的,一点水都没有,全村只能靠地下水浇地。”一村民表示,数量有限的机井,根本无法满足所有受旱玉米地的使用。 
  记者在走访吴官庄村、南营村时得知,目前的地下水位已经很深,能够用来浇地的地下水已经越来越有限。当地浇地依旧使用传统的漫灌方式,水资源利用低下,农民日夜抢浇。
有些玉米已旱死
至今没有发芽

  在寒亭区寒亭街道的吴官庄村的田间地头,记者看到不少玉米地至今没有发芽,有些玉米发出的嫩芽已经干卷死亡,“有水也已经来不及了,这些玉米已经种上了20天,全部都已经死了。”在地头浇地的一个农民告诉记者。 
  因为持续的干旱,所有的玉米地里的玉米,叶子散发出干燥的浅绿色,而且已经卷曲。“这些都是已经浇过两次水的,那些没发芽的是种上以后没有浇过水的。”村民称,浇过水的玉米地和没有浇过的玉米地,通过长势就可以很容易分辨。 
  在一片没有浇过水的玉米地,记者看到,许多的玉米都只是发出了一颗不足5厘米的嫩芽,有的甚至什么都没有长出来,已经死在土里,最好的也只长到了10多厘米的高度。大片的玉米地地面干裂,叶子都已经变得卷曲,没有了生气。
  这位农民称,按照正常的生长速度,已经种上20天的玉米,目前应该已经长到半人高,而如今即便是经过灌溉的玉米也要低矮很多,极有可能造成大量的减产。在很多农民的记忆中,已经有多年没有经历如此长时间的干旱。 
38℃高温下
农民热伏天24小时抢浇水

  随后,记者来到寒亭区开元街道的南营村玉米地头,此时已经是当天下午的1点左右,温度达到了38℃左右,然而依旧有许多的农民在自己的地里浇灌。“从昨天早上到现在,一直不停地在浇水,但是还是没有浇完。”村民王先生有一块3亩的玉米地,他已经浇灌了超过24个小时的时间。 
  因为地下水位不断地下降,所以井水的出水速度比过去慢了很多,“估计再有3个小时左右,我就能浇完了。”王先生浇完后,会有已经等待的下一位村民排队继续浇地,灌溉井一刻不会停止使用。 
  从进入伏天的第一天,王先生就冒着热天在外浇地,“这已经是我浇过的第二遍水,现在才长成这样,但是比旁边的这块地一比,叶子的颜色绿了很多。”王先生浇过的玉米地和旁边没有浇过的玉米地,长势对比非常地明显。 
  在其他村民的地头,不少当地村民冒着最炎热的天气在地里浇地,可用的地下水也越来越深,出水速度越来越慢,“如果不浇水就会绝产,可是就算现在浇了水,如果再不下雨,再过一段时间所有的地下水抽干了,也会绝产。”村民们盼着能够有一场大雨拯救这片玉米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