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全光网
山东联通全力以赴支撑“互联网+”
2015年07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互联网是其基础设施、手段和工具。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全力打造的光纤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则是互联网的物理基础,是“连接一切”的基础;建设好基础网络,是运营商在“互联网+”时代的首要任务。因此,山东联通不断优化基础通信设施,加速进行宽带光纤化改造,加快打造覆盖全省城乡的精品光纤宽带网络。同时积极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迅速提升“互联网+”支撑能力。
  早在2014年,临沂市沂水县、兰陵县,菏泽市定陶县、成武县,济南市平阴县5个县就成为全国首批“全光县”,率先实现村庄和楼宇全光网接入。截至今年7月10日,山东联通又建成7个“全光市”:菏泽、潍坊、济宁、威海、临沂、日照、济南。据了解,7月底,青岛也将完成光网城市建设工作。
  自2012年以来,山东联通累计投资超过80亿元,用于全光网络改造和光纤宽带互联网建设;2014年以来,进一步加大投资倾斜力度,集中超过40亿元的专项资金,全面开展全光网络建设改造,加快打造覆盖山东全省城乡的精品光纤宽带网络。
  为确保更广泛的用户用上高速移动宽带网络,山东联通统筹4G网络LTE FDD和TD-LTE建设,建设基站近6000个;3G网络突出流量导向和网络优化,2014年新增基站3000余个,城区和乡镇及干线实现全覆盖,传送网实现所有地市分组覆盖,3G多载波基站具备42Mbps传送能力,4G基站具备150Mbps传送能力。同时,山东联通大规模启动农村市场,完善移动网络建设和优化,力争3G网覆盖到村,4G网络在市区、县城、乡镇政府驻地等区域覆盖达到3G现网水平。目前,4G核心网和IMS网络建设已完成,济南和青岛IPv6改造进展顺利。此外,山东联通加快实施运行维护集中管理,市级设备监控和维护集中上收,省级一点监控和维护模式初步建立,已完成7个专业、125万个网元集中监控,实现1588套设备集中维护,服务山东省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网络支撑能力大大增强。
  光改的难点在入户,也就是常说的“最后一公里”,不仅工作量大,而且不可控因素多,突发情况多,工作难度很大。为了打通光网“最后一公里”,山东联通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四控”、“五步法”。
  “四控”主要目的是降低入户成本,有效提升投资效益。一是控制端口数,区分不同场景,明确宽带用户与新建端口配比。二是控制入户皮线的长度,规定地市城市不高于50米,县城不高于75米,农村不高于100米。三是控制光缆数量,针对接入段主干光缆和配线光缆,按分光器实际需求配置。四是控制造价,农村区域FTTH改造单端口造价不超过每个端口370元,城区不超过300元。
  “五步法”则是光改的具体管理办法,应用“五步法”是为了使建设方案更加精确合理。第一步是实现用户信息一表清,待改造区域名单确定后,填写《用户信息表》,将这个表作为改造工程评价的重要依据。第二步是多种渠道获取地图,从国土、规划、派出所、电力、村委会等单位或网络渠道取得待改造区域平面图。第三步是给用户信息做标注,根据现场落实情况,将《用户信息表》中确定需要改造的用户信息落到平面图上。第四步是根据地图定方案,根据平面图中用户分布情况,确定光网建设方案,经过审查后组织实施。第五步是及时录入资料。
  截至今年上半年,山东联通完成全光网络建设改造的村庄和小区数量超过9万个,为山东省提升信息基础服务能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惠及民生的信息化应用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