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威海)倡导健康手机文化
打造思想教育新模式,大学生拒做“低头族”
2015年07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大学(威海)的学生正在看校团委官方微信发布的消息。 记者 陈乃彰 摄
     在山东大学(威海)团委校团委引导和支持下,在原有微博基础上,各二级学院、学生会、社团纷纷建立微信公众号,“地毯式”新媒体覆盖,学生动动手指就能获取校园内外最新资讯,原本枯燥乏味的说教通过新媒体变得“活泼生动”。
本报记者 陈乃彰 通讯员 张文学
“团课”搬网上,网聚学习最强音
  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校团委“微团校”培训,全校1187名团干参加。“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培训,“微团校”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知识比原来学得更加牢固了。 
  学校以学生骨干为主成立网络评论员队伍,撰写青年评论文章,发出“青年好声音”,自2015年3月底,通过团委新浪微博#谁是学习最强音#话题先后“青年如何健康成长”、“新时期如何成为优秀的团干部”讨论,阅读量超过110万,1.5万多人次参与线上活动。
思想教育“接地气”,贴近青年齐点赞
  在65周年国庆来临之际,在全校开展“我与国旗合个影”活动,全校100多个团支部参与,学生在国旗下、教室、宿舍、操场纷纷摆出创意造型,与自己亲手制作的剪纸国旗合影,激发爱国热情;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开展以“青春”为主题的“五四网络青年节”,摄影、DV、漫画通过微博、微信在同学之间广泛传播,五四精神完成接力。 
  学生拍摄创意照片上传到微博即可参赛,在风景如画的校园内,摆出唯美创意的造型,将青春记忆定格。活动结束后,通过团委微信平台对优秀的创意照片进行展示和大众评选,活动吸引15000多人参与,获奖班级和个人获得毕业照片冲印基金。
倡导健康“手机文化”,服务师生用“心”做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了“课堂低头族”、“宿舍蜗居族”。近日,学校发起以“21天习惯养成”为主题的微博挑战赛,活动共分为“21天·花鸟一床书”、“21天·风云三尺剑”、“21天·立约侠客岛”三个挑战赛。
  其中,“21天·立约侠客岛”活动以督促同学们上课不玩手机为主。参赛学生在上课时将活动手环佩戴在左手上,一旦玩手机便将手环换到右手,如果继续玩手机就再次将手环位置进行调换,使同学们认识到自己对手机的依赖,培养摆脱手机依赖意识。“刚开始参加挑战,非常不适应,总担心会有漏掉的短信或消息,不时看手机,但经过互相监督和自我暗示,现在上课已不会因手机而产生焦虑。”法学一班的同学说。 
  为鼓励大家“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学校还举办“三走”阳光挑战网络接力活动,学生通过“点名”形式通过微博、微信上传运动照片或视频进行接力挑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