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发布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
持续高温作业或引发“热射病”
2015年07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14日讯(记者 樊伟宏 通讯员 陈晓燕) 13日,淄博市中心城区气温飙升至38℃,为了让市民更好预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提醒市民注意防暑,尤其是预防热射病、热痉挛等重度中暑。
  据市疾控健康教育所工作人员赵丽丽介绍,高温天气让人难以忍受,高温危害更是损害高温作业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国气象学上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高温天气能使人体感到不适,工作效率降低,中暑和心脑血管等病症的发病率增多。
  轻度中暑时,作业人员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昏、胸闷、口渴、恶心、呕吐、皮肤热或湿冷、心率增快、血压下降、体温升高等症状。此时应该去阴凉地休息,如果继续进行高温作业,可能会导致重度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热射病临床特点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可达40℃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而后出现无汗,伴有意识障碍、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死亡率很高。热痉挛是由于大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临床症状主要市肌肉痉挛,伴有收缩痛,以四肢肌肉及腹肌等经常活动的肌肉为多见,腓肠肌为最,痉挛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清醒,体温正常。热衰竭是脑部暂时供血减少而产生晕厥,一般发病迅速,先有头昏,头痛、出汗、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晕厥等症状,休息片刻即可清醒,但是晕厥可能会产生意外伤害。
  预防中暑应从根本上改善劳动和居住条件,隔离热源,降低车间温度,可采取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等进行通风降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