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年古镇溜溜达达
2015年08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主题推荐  
  提起古镇,总会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不管是江南的烟雨蒙蒙,还是高原上的白云骄阳,古镇的清幽宁静,一直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好像在这里真能偶遇传说中的故事一般。古镇的白墙灰瓦带来的幽静和流水绕桥的纠缠都给人一种温婉的感觉。找个时间,寻一座古镇,闲庭信步溜溜达达吧。
  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
  “跋山涉水,只为在途中遇见你”看到这句话是在西塘一个叫做“泊客”的酒吧里,贴在墙上,在炫目的彩色灯光中,无意间瞥见,便不能忘记。喜欢“跋山涉水”这个词,有种风尘仆仆的味道,还有一股坚持不懈的倔强感。总觉得是用尽了心,费劲了力去做什么,不管不顾,固执到死的那种劲头,让人充满生命的张力。
  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善县,从济南坐高铁可直接到达嘉善南,不到四个小时的车程。西塘里的建筑风格多为徽派建筑,随处可见层叠的马头墙。清代中期,徽商东进,把建筑文化也带到太湖流域,带有封火墙的建筑很快在民间流行。不同的是,当地老百姓将原来徽派建筑中平直的墙体改造成马头型,人称马头墙。古时候民间防火意识相当强,尤其是寒冬腊月,空气干燥,容易失火。安了马头墙可以削减风力,就算邻家失火,也可以避免殃及自家的房屋和财产。西塘的马头墙,有一层两层三层,甚至更多,这完全随房屋开间深浅的需要而增减马头墙层数,与主人的地位,财富并无关系。
  早在春秋时期西塘便存在了,孕育了古代吴越文化,在千年的岁月里,它历经各朝各代,从来都是富庶、热闹的代名词,从未安静过。但不论这里曾经住过什么样的人,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如今都已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如今只能从导游和当地老人口中听一些几经加工过的,或许失了真实的故事,让这素净的白墙成为追溯历史的幕布,让那灰色的砖瓦承载过往的声音,其实谁又真的能从这冰冷的建筑里窥探到过往的一切。不过是走马观花,拍照留念,到此一游罢了,与它而言,所有的人都只是匆匆过客而已。入夜的古镇依然热闹,酒吧街上,来自天南海北的男男女女们隐藏在,闪烁的迷离灯光,震耳欲聋的音乐里。
在这里忘记时间——丽江
  在丽江大研古镇一家咖啡馆的窗棱上挂着一排大字,“丽江最珍贵的是阳光,最不值钱的是时间”这几个字可能真实再现了生活在丽江的人的内心想法。的确对于受尽浑浊空气看惯灰色天空行色匆匆的城市居民来说,丽江的阳光太过奢侈,蓝天太过晃眼,时间太过悠长。有人说去丽江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去这里或许是为了忘记,或许是为了追忆,可能是为了重新开始,也可能仅仅是为了消磨时光,总之,来这里的人总想在这里留下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很多人,来了就不曾离开。
  在丽江,很多开店的老板都是来自天南地北,因为不想离开,于是就在这里生活了下来。济南市民熟悉的主持人大兵就在丽江开了一家小酒吧叫“大兵的小屋”,屋子不大,只在晚上营业,一些原创歌手会在这里驻唱,纯粹的啤酒加音乐,透着一番格调。偶遇一家茶馆老板,87年的安徽女孩,20岁时和父亲到丽江游玩,然后就待了下来,开起了茶馆,卖卖茶和翡翠,她说早就习惯了在丽江的生活,白天开门做做生意和投缘的人聊聊天,太阳落山便和其他开店的人去关系好的客栈里聚餐,喜欢动手的就做一顿自己的拿手菜和大家分享,不在乎吃的是什么,大家聚在一起唱歌聊天,那种放松的状态最迷人。每年抽一两个月的时间到外面走走看看,而大部分时间还是窝在丽江,把小日子过得波澜不惊,悠闲自在。
  到丽江,一定要住在古城的客栈,据说丽江的客栈不下三千家,没有星级酒店千篇一律的标准。在这里,客栈已经不仅仅是住宿的场所,更是一种文化,它承载了客栈老板的生活格调和品味,每一家客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小一些的布置得家一般温馨,规模大一些的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从房屋设计到室内摆设,甚至一个不起眼的小物件都有其深意,让人走进去便忍不住连连惊叹,拍照留念。在选择客栈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喜好提前在网上预定,或者到了古城以后,一边玩一边挑选自己喜欢的客栈,一般客栈的老板都很热情也比较健谈。       (王菁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